鲜花( 6) 鸡蛋( 0)
|
教會之所以繼續不斷地存在,並不是自發使然,教會之所以沒有被毀滅,是因為上帝的保守,因此思想一下上帝保守教會的方法,是非常值得的。) m: N# O4 _ n* \+ Q
: f& w& Y' U, O! F ) S# |6 _4 I, b0 P0 ~+ [) @
0 `5 L* ]6 G! G- G, h8 N6 t; u
其一是上帝保守教會脫離外在的攻擊,論到上帝的教會,以賽亞說:「凡為攻擊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賽五十四17)2 w# B8 {8 n( a- M" K* A: l
1 ?0 K% L8 G7 W P& D P
/ N8 l! |9 W% i% {+ y0 T8 G7 R
% Y% V/ T6 o8 t5 ^% N6 g9 M J 教會屢次受到世界殘酷的攻擊,初代教會受到羅馬皇帝的逼迫就是一顯著的例證。他們將基督徒丟在獅子坑中,據說尼祿還將基督徒捆綁起來,在他們身上倒上松脂油,點火焚燒,以照亮花園,供他們飲酒作樂。教會的生存時常遭受到危機,但是全能者的干預卻適時的出現,保守了他的教會;不但如此,還用他全智的護理,控制世界的攻擊,反而使教會增長。信徒四面受敵,東奔西跑,反而將福音遠遠的傳開了。他門冷靜的信仰,與面臨死亡時所顯露的沉靜及喜樂,贏得了仇敵的稱讚與敬佩,殉道者所流的血,的確成為教會的種子。2 J9 O* ]( [ F' C& C) M) W) {) d
- [1 [8 X. j4 g# U
% U1 ? b8 l! f: z" U
$ \! ? H% y8 Q5 f4 T1 H9 D 其二是教會內在的仇敵。( S8 R; I0 x0 U% u. q' P
' k/ Q; K; [, ~
8 E$ J- e& ~0 O4 S. K, r
. k0 x; g$ K, R f7 c 教會內的異端是非常猖撅的,中古世紀所倡靠行為得救的錯謬,普遍地被接受;在今日也是如此,靠品格得救的嚴重錯謬與中古世紀不相上下;幾乎現今的各大宗派,都已經被新神學派侵入,此新神學否認聖經是上帝的話、否認基督為上帝的兒子、否認超自然的重生為救恩的本質。當我們考慮到異端歷史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稀奇,為什麼教會沒有完全被錯謬所勝。教會沒有被錯謬所勝,的確是一件令人驚異的事。這乃是因為教會的元首基督,在上帝的右邊為教會祈求,藉著真理的靈引導教會明白真理(約十六13)。雖然大多數的教會背叛真理,但是上帝仍然使教會成為真理的護衛者,這看來令人難以相信,其實上帝確實在領導教會逐漸地明白真理。
: I/ b# y6 x8 E* o9 T0 g( z+ X( G2 z" l' O# x3 f
: b; X4 t& h+ J: `; S
- O4 I% T0 p8 p, b9 T
上帝用以保守教會的第三個方法是恩典之約。# e6 j1 z/ K8 ^, o) z- n5 [
- P. ~" h; i" d7 w* f' ~
' b& J) W) _" z1 U
6 c; B& h2 Y; E' v
在上帝所預定的計畫中,被揀選得永生的人,在歷史的每一階段中都有,他在預定的計畫中是以家庭的連系為主,將救恩分給人,因此他對亞伯拉罕說:「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上帝。」(創十七7)3 W+ P) B2 y6 M; f2 L( b
. T* k- W5 n @" T, b9 c8 [2 n
: T3 V0 X9 _4 z! A$ g/ O3 _6 h: T7 e1 o( K0 l ~8 ?* T2 }8 D
這並不是說敬虔的父母,一定無例外的會有敬虔的兒女,更不是說救恩好像是父母留傳給兒女的遺產,因為只有當基督徒的父母殷勤地在主內教導兒女們,才能期待他們長大成人時,能愛上帝、敬畏上帝。重點是,上帝在各世代中都有盟約的百姓,那就是教會,此盟約恩典的傳流,是一直綿延下來,永遠不會被阻撓。
$ J* {8 v7 b# Z p! ~2 ~; E( K5 a i: G+ H6 n7 Z
3 ^4 w+ Z) E; E; u0 R2 q
) h h! U5 w) B6 r( z5 B
上帝使教會繼續存留的第四個方法,就是教會對外傳揚福音。
; X2 k8 N& f4 Z7 F2 B: m% _" Q& W3 P/ H
7 \0 U8 X: ~* V. B. U8 j
# S1 a7 c! L: o0 u' n* W/ x 我們現今的世代變化非常快速,信實的上帝已經應許要保守他餘剩的選民,餘剩的選民要將救恩傳揚給失喪的人,這一點是肯定的事實。上帝知道,他的道絕不徒然返回,罪人要藉著他的道,繼續不斷的從黑暗的權勢中,被遷到上帝愛子的國度裏(西一13)。上帝要繼續地將人數加給教會,直等到從世界各國來的選民被帶進天國。6 \( R; Y% \# n% b' q) a
& u( P0 b) n5 Y
- f" \0 n- r' R& s; d. S2 F3 r+ x* p) ^& Z) r! p- \& K
5 X) ]* J5 S8 q$ z! a2 K' N; H( _
0 c# ^# h' D; A
x% b# w2 s2 ~ z' e8 ?
; A. _* i# [1 |) E b! B f
** 相關閱讀 : 教會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