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 鸡蛋( 0)
|
「信經」這個字出於拉丁文「我信」(Credo, I believe),為初期教會時期,由初信者於受浸加入教會時作宣告,以確定初信者之信仰。5 N6 C$ V6 I6 H- T+ d# M" ]' [& R5 t
4 L; t7 t/ b3 N, O: S; |. W0 i- G
& \6 r# A% H; h
8 @2 b) [1 J' o: a3 ~# m% ^這個「我信」漸漸被採用於教會的崇拜儀式中,由信徒宣讀,也配上曲調,便於歌頌記憶。其發展由最初之「(我信)耶穌是主」的短短宣告,漸漸因著時代背景的需要,而將一些權威人士所公認之信仰的條文,加到原來簡短通俗的宣告之上。
: N8 t9 y5 g. w. u3 V" c ~1 b
% ^5 ]% p3 t3 f# S1 l% D4 [ 7 e2 q% v1 _ B) R
1 n; V# ^4 ^$ H5 i5 x9 t% A8 T! s這些摘要簡潔的信仰條文,也就是在第二世紀的愛任紐(Irenaeus)所稱的真理的準則(the canon of truth),特土良(Tertullian)所稱信仰的準則(the rule of faith),是一個措辭可以變通,但是內容卻不能改變的真理或信仰的精粹。' F' h: T* s |3 f- b
4 H4 [0 T4 K4 |" L1 R 9 [" c; R$ b& v& b7 r
! |6 c; q6 h$ b試想在教會初產生,福音被廣傳之際,基督徒不像我們今天,聖經是隨手可得。舊約聖經通常要到猶太教的會堂裏纔有,但因為新約信仰與猶太教信仰截然不同,不久猶太會堂就向基督徒關閉了,而基督徒也就無法看到舊約聖經了。新約聖經裏的福音書及使徒的書信,要到第一世紀末了纔完全寫成。當時印刷術尚未發明,這些書信都是以手抄本的方式散布在各處,沒有人能擁有如今日裝釘成冊的聖經。另外,對於新約書目之公認確定,要到第四世紀中期之後。而且當時絕大多數的民眾皆不甚識字,就算他們有了聖經,也不見得看得懂。再加上初期教會受到許多似是而非的異端之風吹襲,為了要確保正統的信仰,當時教會的帶領人士,就在所通用並熟悉的使徒書信中,將所認為之正統信仰,以精簡摘要為原則,制定出一些信仰條文,易於背誦,正式公告於世。信經就是這樣逐漸發展演變而成的。
2 h; t5 v+ |- q$ S+ U- X* q7 w1 _5 m$ C# q- D7 z, i7 d
( n' Y: \* _: @1 Z4 |
4 ?* \# g8 d' W# {/ i& P7 g信經在教會歷史中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教會教義的發展上,許多學者視之為里程碑,或為歷代信仰之代表作,或為神學爭論之裁決。時至今日,信經仍然舉足輕重,左右並影響教會的神學思想,及基督教的公開教導。, g* r" q+ [- `2 {2 `: N
8 e4 t4 v9 E+ q7 ]2 L! N% K 8 X0 @0 V* H, v
( c' s$ i2 U/ ~% {6 m+ X- n當然,不禁有人要問︰「現在聖經很方便取得,還要信經嗎?」
6 s, W+ h, H) Z" Z1 t
$ c9 o. g- @$ L- z2 {& ^4 P$ y7 t
5 o! X5 }! K; r8 p- b
- y; o7 f% K' W9 x0 z0 _我的看法是︰仍然需要!雖然時代進步,教會內之異端僅僅換湯不換藥,他們比我們對聖經更熟稔,只是他們常常以字句來誤導與混亂,所以我們需要以信經整全之架構來駁斥,所以今日我們仍要明白且使用信經來對抗之。8 N9 i3 J ~$ P1 r/ A. T
5 A( A0 @. C* ]1 A) B
" |/ B3 H0 A- B
' X$ G1 _' ?2 W8 B* G
** 相關閱讀:聖道論 (啟示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