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7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v6 D, h. r5 K* @( `, x, `( z, y
二、阿罗频多的整体瑜伽 + a8 }8 {! x: R! C5 r% R
9 b9 R2 R p: J. `$ { 阿罗频多的精神实践始于32岁时,当时正处于革命运动的高潮。他的修炼是经过印度本土老师指点的,即所谓修瑜伽术,主要是静坐,在早上静坐三小时,在傍晚静坐两小时,辅之以调心、制气之术。其修炼效果显著,半小时可以写诗二百行,文思泉涌,欲罢不能;记忆力大增,体魄刚健,都是修炼瑜伽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然而这次修习没能坚持很久,因革命事业太过繁忙,没有余暇。直到他36岁时即1907年,阿罗频多向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位瑜伽大师毗湿努·跋斯伽。李黎(Vishnu Bhasker Lele)学习瑜伽。李黎在巴洛达会见了阿罗频多,他们一起把自己关在一个住宅上层的小房间中修习瑜伽三天,在跟从李黎修炼了四个月的瑜伽后,李黎认为从此阿罗频多无需他的指教了,便离去了。于是阿罗频多便独自修炼,从此有了若干经验和证悟,他人无从知道。然而全印度渐渐传遍,阿罗频多在瑜伽上有了成就,显现过若干奇迹。
$ k7 W$ k1 d: C 1908年5月,他由于与曼尼克托拉(Man- icktolla)炸弹工厂案有关而被捕。在被审问之前他被押在阿里浦尔(Alipur)监狱。在这座监狱里他经历了他感到十分重要的神秘体验。在被释放后1909年5月30日的一次演讲中,他把监狱中的神秘体验解释为他以前只是从理智上认识到的证悟,它“更真实、更行动、更亲切地呈现在他以前领悟到的意识之前”。后来他说在监狱中他几乎全力研究和修炼《薄伽梵歌》中的瑜伽并沉思奥义书。此后他创办了两份杂志,其中一份是《业瑜伽行者》。1910年2月,他将编务转交给他人,全身心投入到他的瑜伽冥想与沉思之中直到生命结束。在本第治里,他全身心投入瑜伽修习和他的修行法。1914年在4年瑜伽修习而无只字发表之后,开始在其个人月刊《圣道》上发表他的证悟与心得。
! z/ ~. s/ Y, R' i 阿罗频多此后一直坚持围绕瑜伽及其意义与其弟子进行晚间谈话,但在1926年11月14日另一次重要的体验预示了阿罗频多的瑜伽。这一天他称之为“成就日”(DaY ofSiddhi),因为他相信正是在这一天他直接体验了超心思的下降。这一体验据说让他的弟子们确信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超心思下降的必然性。从这一天起,阿罗频多几乎完全取消了一切外在活动,尽管他还与外界保持通信联系。他彻底把管理修道院的任务交给圣母。1926年11月14日因此成为阿罗频多修道院成立的正式日期。 8 ?1 g* c; J8 u0 A. q4 e- u" J
从以上对他研究与修行瑜伽的过程的简述中可以看出,阿罗频多不但自己专心研究古代印度瑜伽经典,而且还拜师学艺并有多次的瑜伽体验。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继续古代印度瑜伽的一面。但如果仅仅如此,他就不可能成为大师了,如黄心川先生所说他“是在印度传统吠檀多唯心主义基础上,摄取了十九世纪西方的哲学和自然科学思想等建立起来的。他把东西方各种互相对立、矛盾的思想囊括在一个庞大的体系中。”(黄心川:《印度近现代哲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42页)他不但有继承,更有创新,在瑜伽方面更是如此。他在研究奥义书和《薄伽梵歌》中的瑜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修习瑜伽的证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整体瑜伽”(Integral Yoga;梵文:puma-yoga)。整体瑜伽被誉为从现代印度所产生的唯一的全新的哲学体系,是牢固地建立在精神体验的基础之上的。整体瑜伽试图将个人对解脱的追求与人类的进化命运结合在一起。这种瑜伽试图为当下的全球危机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精神之道,室利·阿罗频多理解为从心思到超心思的转化。 0 n6 T1 m8 g ~; i5 Y
关于“瑜伽”一词,按照阿罗频多的理解:“是一种趋向自我完善的有条理的努力,其方式是通过表现其存在的潜力和个人与宇宙、在宇宙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性存在(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的合一。”这样的瑜伽可被看作“将一个人的进化浓缩为唯一的生命或身体存在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方式”。
; i6 {: Z' y6 _, y 阿罗频多的整体瑜伽并不拒绝身体,通过把它拉回到精神的深层以避免身体的惰性。身体也是进化世界的神圣精神的一种形式,而且任何一种厌恶身体的形式最终都会远离神圣者自身。瑜伽的目标是人的本性和意识所必需的、彻底的转变,它是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唯一良药。这种激烈的转变是把人类的意识从心思的层次提高到超心思的层次,是一种“三次转化”。第一次转化是一种“心灵转化”,定义为“把我们现有的全部性质转化为一种灵魂的工具”。这是由瑜伽的修炼所带来的变化。第二次转化是一种“精神转化”。瑜伽是一种个人意识的集中从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而“精神转化”是新近获得的高层意识下降到生命和身体较低的层次以转化它们。精神转化通过让低层次的本性准备迎接超心思的最后下降,从而为第三次转化提供了舞台。因此,心理转化过的意识提升了生命与物质的低层次。第三次转化是“超心思的转化”。这次转化是前两次转化的结果。一定有“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意识的永恒上升和从高层次向低层次性质的有效的下降”,然后超心思才下降。只有超心思下降了,全部的个体存在才会转化它的性质、能力和运动。阿罗频多所提出的瑜伽试图为三次转化做准备的。正是上升首先导致“心灵转化”。由于进化中的神圣者并不厌恶肉体,不忽视身体,阿罗频多才提出了转化身体的瑜伽。由于一切都被神圣者转化,阿罗频多的瑜伽关注的是物质与精神不加区分的宇宙每一要素的转化。阿罗频多的瑜伽因而是其终极关怀的目标,是直接由他关于宇宙中神圣者和瑜伽试图加快的进化的观点引发的。
/ q4 b. C3 `0 g& I, ]* v3 L 他称他的瑜伽为“整体”瑜伽有几个原因:首先,它试图转化整个人类而不仅仅是精神或身体,因此是整体的。其次,它包括“奉爱、知识和工作三种途径”的瑜伽,即奉爱瑜伽、智瑜伽和业瑜伽的整体,因此是整体的。它把这三种途径看作一种。与传统瑜伽相比,他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种全新的方式: : U8 O( Q$ D: C; J
“我从未说过我的瑜伽的所有要素都有全新的标记。我把它称之为整体瑜伽,那是说它采纳了古老瑜伽的菁华和许多方法——它的新表现在它的目标、立场和其方式的整全上。”他认为其创新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他的立场不是远离世界和生命,而是生命和一切存在的一种转化。它的目标不仅是只是为了个人的实现,而是为一切地球意识形式的转化“带来一种意识的力量(超心思)”。它的方法是整全的,与只期待在心思或精神上发生变化的片面方法形成对照,是一种整体的方法。 ; [; \+ T7 u& h6 S- M1 d/ P. `
他指出它是整体的第三个原因。由于它是整体的,它的行法和步骤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体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情自由地进行修炼。因此阿罗频多只是提出应遵循的宽泛的准则,而没有提出有约束力原则或规范。由于其方法是整体的,所有人的存在和性情都被接受为过去进化的结果,并且一切都不得不经历神圣的转化。而且由于瑜伽是整体的,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它的方式。生命中的每一种体验都可用于转化,并且每一种精神体验都是通向完善之路的一部分。因此,它被称为整体的在于:它把生命中的一切都包括进它的方法中。总之,它的方法和结果都是整体的。
, U4 e. L% @8 ] 但瑜伽的目标不仅是导致心理转化的上升,它还是高层次的下降以改变低层次的;它不仅是意识的内向运动,还使内在的承担外在的:“瑜伽的目标是向神圣者敞开意识并越来越远离外在生活而生活在内在意识之中,把最内在的精神呈现出来并通过精神的力量来净化和改变存在者,以致它会为转化做好准备并与神圣的知识、意志和爱合一。” 1 e/ ^* q- {1 C5 c$ k. r9 K1 G
阿罗频多在其《瑜伽书札》中提出了修习整体瑜伽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些是总体要求,因为整体瑜伽并没有规定适用于所有人的修炼的具体规则。第一个要认识到一个人有趋向成就的“召唤”。想要在趋向完善道路上前进的人一定会感受到内在神圣者的运动,一定有一个“积极的内在的召唤”。这种召唤是重要的,因为当一个人心思、生命或身体疑惑时它会支持他。
( z l1 g! \4 k8 ?$ F 阿罗频多把真诚作为修习瑜伽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一个人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执着于真理。因此在瑜伽中所实施的一切行为都要与瑜伽行者的理想相一致。理想本身“应该是真理的彻底下降和世界上没有虚假”,应该是“警醒、坚定和不停”。第三个条件包括渴慕神圣者和向神圣者拜服,做正确的事情。应该对神圣者葆有信仰,无论有多少多大困难,神圣者都在指引一个人的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崇拜。这个条件直接与信仰相关。“崇拜就是把自己交给神圣者——把曾经是的或拥有的一切交给神圣者并且认为自己一无所有,只听从神圣者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命令,只为神圣者而生活而不是为自我。” $ T, ~5 ~% y" q' a8 u
阿罗频多采纳了传统瑜伽:智瑜伽、业瑜伽和奉爱瑜伽并把它们整合进他的整体瑜伽中。整体瑜伽并不强调其中的一种,而是整体并包容了它们三个。一个人可以从其中任何一种开始,但他需要发现它与其它两种瑜伽相遇合之处,起初三种瑜伽平行发展,然后逐渐自然地体验到它们三种,因为它们是融合为一的。 b" Q! X) K) |' O7 x
在整体瑜伽中,智瑜伽是一种知识和冥想的方式。这里的知识是一种整体的知识。通过冥想这个世界得以肯定而不是被否定。整体智瑜伽带来一个人意识的内向化,认识到神圣者的作用和宇宙的本质统一。一种整体智瑜伽使一个人感受到更高一层的真实,带来一种整体的视野。这样一种视野不仅仅增添新知识,它还使一个人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自我,使他认识到了一与无穷。
) |# z' P+ w3 o8 x" }1 ?- J 在整体业瑜伽中,修习者在做着世界的工作时要改变他的态度和动机。这种瑜伽强调的是意志。其理想状态是生活在神圣者之中而不是自我之中。“舍弃我们工作上的一切自私目的”。在这样做时,一个人就会平等对待一切事物,因为一切事物和人都是神圣的,一切行为和运动都是神圣者的行为和运动。平等不是冷漠,它最终会成为一种博爱,干什么都快乐,为一切人而快乐。一位瑜伽行者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一种不考虑个人得失的态度去做。要做到这些,需要有三个主要的步骤,第一,一个人要把他的所有工作都奉献给神圣者。第二,他要舍弃个人对他所做工作成果的贪恋,他只追求一个结果:自我完善。第三,他要摆脱自我是一位工作者的意识。业瑜伽作为整体瑜伽的一部分是把智瑜伽的真理运用于生活。 8 ^" c( ?6 b/ Y, y8 v+ U. |
“整体瑜伽中的奉爱将是把神的概念普遍化,通过一种多样化和拥抱一切的关系使其人格化,使他不停地奉献给一切存在者并奉献、舍弃、交出整个的存在给他,以致他将栖居在近处,在我们中,我们与他在一起,在他里边。”这种奉爱本质上就是在一切事物中看到神圣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看到神圣者。提升到最高的意义上,这样的爱就是一种喜乐,一种爱与被爱者超宇宙的合一。通向完善的道路就是这种整体瑜伽的目的。
0 H7 k. S4 N r6 O. i! n 正像徐梵澄先生所总结的:阿罗频多“在旧的智识,敬爱,行业三大系瑜伽中,特重‘行业’,要工作,无论高低,由工作即‘行业’而见道,空心静坐不为功。而特表‘超心思瑜伽’,是至极向上一路的契人。即与宇宙间至真至上者合契。视整个人生为瑜伽。”(《周天集》译者序)如徐梵澄先生所说:“瑜伽与宗教是迥乎不同的两回事”,瑜伽“义为‘契合至真之道’,是一种精神实践之学”。“将其统摄人宗教是世俗误解,它与宗教有天渊之别。”(《陆王学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1页。)正如阿罗频多的整体瑜伽所昭示的:“它的目的,不在于出离世界与人生而入‘涅槃’或‘天国’,乃在于转变生命和存在,非当作偶然或附有底事,而是作为分明底中心目标。”(《瑜伽的基础》的“题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