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H: O# U/ r! m. U* Q4 |+ X$ j: w如果股价仍偏高,市场就无法维持在一个底部上,因此,长期估值方法被证明是透视熊市顶部和底部的有效指标。上世纪30年代,投资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提出,应观察周期市盈率,即股价与前10年每股平均盈利的比率,藉此控制利润周期的效应,因为在一个利润周期中,当利润处于谷底时,按年计算的周期市盈率往往较高,当利润处于高位时,该比率就较低。/ [7 M* H) T7 w
! ^4 [) C# i' [. k. l0 w0 J l
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重提上述衡量方法。席勒因著有《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而声名大噪。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前不久,席勒就在该书中警告,股价被严重高估。近年席勒的名声更响,他编制的指数预示了另一场泡沫即将破裂,那就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1929年和2000年,席勒的市盈率倍数分别达到极端最高值,股市都处于顶峰,也都很快迎来熊市。1987年10月,该指数于较低的水平见顶,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那年市场暴跌的影响不会很大。此外,该指数的低位与市场在长期内的底部相吻合。而且,在长期内,该指数呈现出回归均值的趋势。 4 B' m% Z7 {) X9 H 1 ^& \* j' Q5 Y6 n7 k) m值得注意的是,周期市盈率表明,目前股价比长期均值略为便宜,这是1991年以来的首次。这意味着,那些能够为了得到回报而等待多年的人应当开始将钱投入股市。6 {# ?" T4 T/ n$ D
. \, ] G) c' l l- A在此基础上,可以看非常长期的趋势。这有许多种方法,但格兰瑟姆的简单模型认为,从长期看,股价将以通胀率加2%的幅度上涨。这就产生了一条向上的趋势线,股价最终会回到这条线上。以此来看,曾被大幅高估的股价近期已回归合理价值。与周期市盈率一样,该模型也显示,自1991年以来,股市一直被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