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9-8-26 23:17 编辑
) F+ A; ?5 ?2 b; A5 {4 M" U2 r `" X; u我开始学佛时也糊涂了好久,后来看的多了,想的多了才理出头绪来。佛说万法皆空,我的理解它有两个含义:一是说你对你的本体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另外一个是说世界万物只是姻缘聚合的,早晚会消散的,就像宇宙天体都会 ...) Z. S4 W+ z) L& M( }; e1 J
minsc 发表于 2009-8-26 15:43
8 B5 p: z* M0 }3 q
! {; {- r; |3 w3 ?2 f( |) D6 i问者问“由来”,修佛者却从“存在与感知之关系”谈起,问者会有“被搞糊涂了”或者,所答非所问的感觉。别着急,一步一步来。在决定信不信、赞成还是反对之前,先静下心来,弄清楚佛讲了些什么再说。* h8 ^* c$ ]5 m7 K# X
0 V A, i8 [1 y9 C, }7 J* ] K# P
原来,对于“世界”,佛家的认识角度与唯物论者很不相同。唯物论,物,是组成世界之惟一,或者叫“至大无外之公名”。你看:动物、植物、矿物、事物。。。。。。什么能离开“物”呢?' x- j b( S6 a; Y, |/ B* p
8 _) D. s# b$ n9 o J' V
而佛家,把“法”,作为至大无外之公名:色法、味法、香法、触法、心法,从而概括世界。也就是说世界,由上述几种法组成。比如你看到一棵树,就是色法,摸到一棵树,就是触法,闻到一棵树,就是香法。。。。。。。出发点不同。 ~/ ~" l; P3 X: p
5 H5 f, p7 ~6 b$ Q下面,引用一段楞严经,再加一段熊十力居士有关唯识的一段论述。这只是关于“心”的一小部分定义论证。对我们的问题,只是论了一个起点,这里只想让大家有一个印象:佛的思考,是极其深刻严谨的。
, U* O5 s2 v2 G6 t7 P. D( R3 z, d B- Y' S! |+ i7 C! ^2 j, N G. k ^
楞严经摘录:0 f8 U J3 `% L" l7 V
2 l0 {* ~9 Z) |# Z$ j! P6 l' c$ x9 t
佛告阿难。。。。。。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v( ?8 d0 @$ Q& Z5 k3 r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B* e7 e2 B" V" `& `( o+ E% ]" ~, {
% b1 H; d' {" l1 j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h# g: _( z% ?- g
。。。。。。, x- p2 l7 `+ \5 s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 |- y2 v1 X1 |- D# z% C% N7 X) u2 K7 i! ?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 n6 t3 w! b$ a4 ?/ ]4 U5 M: ]0 v
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 t1 \4 P6 s$ g q/ c
* y& _4 Q5 o4 C; m*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4 T. h, L9 ` a0 e) [; i2 Q0 c" |* y3 s0 G# ^& _& c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5 M G. C# \& f$ J, E/ G
7 \$ o) G' N( \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 q3 M, L+ n' C, r) v2 K3 r! l, x8 i/ B! t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y* H" L* O2 W5 d" O
; C0 f& [6 c/ r7 Q2 L- s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惟。潜伏根里。
/ u9 L2 l: ~6 m# e1 C
5 t" r1 { D! Y' S$ x, O: L# N4 H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6 J0 y" x' S) A* k# o& h5 G6 Z
- J6 B: W8 B- b/ k4 {4 k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暗室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0 T! E, h* y- v+ i5 G5 g0 y* @
1 M a- M$ c9 l"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4 k1 y# q2 e" k1 B
- w0 E: B( M& W6 z# W. P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G- ]* X! O) i) w" ~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为见内者。无有是处。
" _, V, a$ @* Q! y7 Q) V4 R" x0 i# L. a% a- j; p1 [
熊十力居士论唯识一段:
/ F) g8 H8 ]8 b0 k- z8 i
' {4 {9 N2 T' Z* a$ I# y心心所]此等名词,初学骤闻,苦难索解,实则得解以后,亦甚平常。凡每一大学派之专著,其思想自成宏大深密之统系,其名词恒如一独立国之语言,初学读之,不能不为其所困。然倘能不惮艰阻,反复数过,精心以求之,久而必寻得其思路,蛛丝马迹,此牵彼引,千途万辙,莫不贯穿。思路既得,一切了无余蕴矣。恐厌烦文。还归本事。所谓心、心所者何耶?通途谈心,隐然若有一整个的物事,名之曰心。而佛家则正欲对治此等观念,此处吃紧于是以解析之方便,分析此识而说有六,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也。此小乘说未几更析之为八,于前六识外,加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此大乘说如此,则心已不是整个的物事了。然犹以为未足,又更于每一心之中,注意“每一”两字分析心与心所。如眼识,并不是一个整体,他是心及许多心所类聚而成。因此,可名眼识聚。非整体,故曰聚将眼识与耳识等对待而谈,眼识便是独立的一种识。但就眼识本身说,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却是心及许多心所的类聚,而强名为一个眼识。心所之上,置许多两字;而心字上不言数,此意下文即明,却须注意心是一,心所便多,心所虽多,皆依一心而与之相应合作。相应义,俟后详心以一故,乃于诸心所而为之主。无主,则心所既多,将纷然无所系属。多不能制多,故心以一而为多所之主也。多所之所,即心所省称也后当准知由此,心亦名王。故一个眼识,实为王所之类聚而成。以上谨记眼识如是,耳识乃至第八阿赖耶识,皆应准知。凡言乃至者,中间省略,而不便一一具举故,此例亦不可不知吾教学以来,见学子于心、心所之说,总模糊而不得了解,实则只须用思考与推理作用,并将自家意见放下,而完全体合论主的思路,自无隔阂之患矣。论主,犹言著者又有当注意者,佛家此等解析,当初固为对治凡情执着之一种方便,本明心无独立的实自体,以此破除神我之执而已,非真计著心为多数分子之集聚体也。其立说,但以分析之形式,原无所建立。但至后来世亲一派,乃始建立唯识,却失去法相家的精神,而直成为集聚论,吾已于《新论》绳之。学者熟玩《三十论》而得其统系,方信吾非妄议前哲也。然《三十论》之宏廓,与其解析力之精锐,要是千古巨典,学者必须精究,且非真解世亲学,亦不知《新论》所由作也。《新论》即《新唯识论》之省称,后皆仿此& ~5 s) W7 a& g! F! m- g; Q+ b
又心所者,具云心所有法,以诸心所不一,故言诸也各有自性,但依止于心,而与心相应故。叶合如一,名为相应属于心故,属者系属即是心上所有之法故,因名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