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30. 黄芪建中汤
; b$ O7 |5 u6 s& ^2 U! V& F# p, V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胶饴一升 黄芪一两半
: N6 a$ `2 Y/ G; S' O3 c/ v
{$ J3 X, Y* U* t【用法】于小建中汤中再加黄芪一两半, 余依上方。气短胸满者加生姜, 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j" y5 [' ^3 ]
% h+ W* b9 k' q# I6 p/ Y【功用】 温中补气, 和里缓急。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 是增强益气建中之力, 阳生阴长, 诸虚不足之证自除。4 j4 W7 J" E- X; s6 s
) R* L1 z1 ^( K; r
【主治】阴阳气血俱虚证。里急腹痛, 喜温喜按, 形体羸瘦, 面色无华, 心悸气短, 自汗盗汗。& N9 u: R9 I/ d9 I
6 Q# Y1 d. C7 [/ G【仲景原书条文】9 n6 G" {* g! `) ~, l( t
8 Z- O+ h) c: M& w+ g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4条:虚劳里急, 诸不足, 黄芪建中汤主之。
. F. Z( g" y5 j" u( P6 c《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22条:男子黄, 小便自利, 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 o* D# D) g: P+ c, l: S' M1 i" T3 l! J8 ]* x/ c: F
【按】方后加减系后人所为, 不可从, 疗肺虚损不足更不可信。黄芪用量宜酌加。
& n& z9 |' `' S$ o! m" `
- ]6 e! s1 u& P) E3 w z$ i, B( i本方辨证要点是里急腹痛, 汗出恶风明显者。“男子黄”多指女劳疸病,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4条记载:“黄家, 日晡所发热, 而反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黄疸多伴有小便不利, 今小便自利, 是中气虚, 这种黄疸病宜用黄芪建中汤治疗。6 x. r) c y6 F9 C3 Z6 e. K! C
, _2 J, a* ?, ]2 C! _4 {
黄芪建中汤主治脾胃虚寒证以气虚为主, 方中用黄芪大枣益气补虚, 用桂枝生姜辛散升举, 治疗脘腹疼痛因劳累加重者最为适宜。$ L4 t' z T0 J3 t8 j& Q; S) ?
! I( n" \. x) ~# m
里急腹痛, 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 }8 [. Y+ @7 [
4 ^7 A8 N5 q3 D5 ^+ g4 C% k4 p按黄芪建中汤一方, 乃桂枝汤加饴糖、黄芪耳。夫桂枝汤乃协和营卫之祖方也, 复得黄芪能固卫外之气。饴糖一味有补中之能。若久病恶风之人, 皆原中气不足, 卫外气疏, 今得桂枝汤调和阴阳, 黄芪、饴糖卫外守中, 而病岂有不愈者乎?3 Z6 z# Z% L% _3 ? q8 x! {, ~+ O1 w
5 O+ R, ^8 m4 @【西医辨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粘膜脱垂, 胃大部切除后倾倒综合征, 胃轻瘫综合征,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慢性肝炎, 乙肝等。% V6 [9 r6 |, t }5 c ]
$ I" E* E7 y( e0 `( J
【衷中参西】合理运用黄芪建中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 还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等, 都必须符合黄芪建中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 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Y1 y, k5 e- r. K2 a
- k% s- N! [. e' h1 t! d
临证选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
) B" j2 d% E! V2 N' r* L, f/ t$ `$ f5 o6 E3 `: k
1、血液及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 心肌缺血, 心绞痛,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p n2 N! f. C: n* @/ U8 S
2、其他疾病:带下症, 崩漏, 过敏性鼻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以及血卟啉病等。9 J |4 y5 W7 h
+ _7 A# o% H# k, z E ^% D
名家经验谈: 3 f6 t: ?: |: { l& v0 t$ I. K
! y" `0 q. ]2 B! U0 R; L9 ^- O
黄芪故有补气作用, 这一点不可否定, 但这并不是其主要功能;其主要作用应该是通阳气, 跑运输。防已黄芪汤用黄芪, 一是益气固表, 治其自汗;一是助防已白术健脾祛湿通痹。实际上就是载药走表, 玉屏风散亦是此意。
2 F7 n# C8 y% E1 a" m
. v9 G8 i7 Q+ t y e黄芪和人参的区别就在于一走表一实里。同为补气药, 在固表止汗这方面鲜有人用人参, 都是用黄芪。在治疗疮疡方面所谓的托表排毒, 也是利用黄芪的走表作用, 将清热解毒药运到肌表。乌头汤证是典型的寒湿痹证, 方用麻黄乌头温经止痛, 芍药甘草缓急舒筋, 其配黄芪的目的, 主要是通阳气, 运热药达经络。四神煎(生黄芪半斤, 远志肉、牛膝各三两, 石斛四两, 金银花一两)主治鹤膝风, 黄芪用半斤就是此意。祛风湿药众多要想发挥作用全靠黄芪来运通。这是治疗痹症的一个关键, 诸位不可轻之。
- {* |* \8 [+ ^2 q; Z; @/ ]1 O9 w' D
( a; C8 j3 w8 I0 k* i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 此血痹乃气血两虚, 复受外邪所致。本方黄芪, 一方面取其主“大风”之功, 配合姜桂驱邪外出, 一方面取其逐“恶血”之功, 协助桂芍温经和血通痹。仲景云;大气一转, 其气乃散“正此之谓也。说白了, 还是用黄芪的通阳气, 运精微的作用。血痹造成的血虚是营气不济, 肌体缺乏营养。其根本原因是经络不通, 临床上半身不遂的人并不缺乏营养, 尤其是现代, 但还是营养不良。道理就在这里。医圣张仲景早已看到这一点, 所以用黄芪治之, 打通经络, 生发阳气, 送补血药与病体。8 P! W5 |) h- @9 c* C- O9 U
9 C: W4 W: @( K5 \后世的王清任心有灵犀一点通, 更是把这一点发挥到极至, 补阳还五汤就是典型。其理论就是:气行则血行, 补血先通气。通气就是通阳气, 就是用黄芪首先打通道路。大量的实践证明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同理当归补血汤亦是此理。血虚用当归, 必用黄芪来运载。通过上面论述, 可见黄芪的主要作用应是通阳运载。至于其它方面的作用, 应该是次要的。. b+ q% z' r3 D( j" k
8 ]; b) J5 x' H5 Q4 g4 J- G
名家经验谈: * ~1 K1 A7 F, t) i, ?" _
U# X" O6 H" \( g- F+ b/ f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对黄芪颇多研究, 他曾指出:“黄芪虽是今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补药, 正因它应用最广泛, 所以导致有的人在临床上应用得漫无标准, 超出了它的应用范围, 这是不能发挥黄芪本来的长处的。”
8 ^7 [% f, O2 @6 B
8 R' l9 Q6 C9 a5 e0 a' V3 x: H黄芪善治慢性衰弱证。张仲景, 在《伤寒论》的113方中, 均不用黄芪, 但在《金匮要略》中凡七见, 岳氏认为, 其中必有奥妙。自后, 经反复研究《伤寒》、《金匮》, 发现“仲景在《伤寒》则绝不用黄芪, 在《金匮》则罕用四逆, 是因为黄芪必须多服久服, 才能见效。可是就仲景的用药趋向上看, 可以肯定说, 黄芪对于急性衰弱病, 绝无救亡于顷刻, 而对衰弱性病则有它一定的疗效。”/ U; M) k0 _9 h% j
& c4 [/ a0 H+ Q( v1 g黄芪主治衰弱性肌表病。岳氏从《金匮》用黄芪的七方中, 除黄芪建中汤治里虚外, 其余六方, 如黄芪桂枝五物汤, 防己黄芪汤, 防己茯苓汤, 乌头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桂枝加黄芪汤, 皆治肌表水湿之证。即使黄芪建中汤, 其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足证黄芪非专治里虚之品, 日人吉益东洞《药征》谓:“黄芪, 主治肌表之水也。”此说未必尽然。岳老的解释为:肌表组织之能力恢复, 则停水自去, 而东洞谓主治肌表之水, 乃倒果为因, 他只看到了仲景用黄芪的诀窍, 未能说明黄芪的真实。
/ ]; S% V+ \7 e/ B5 F4 Z" [ }) m2 A
/ a; H- Y7 c1 _: Q再如古方善用黄芪治瘫痪, 也是属于主治衰弱性肌表病变。如《神农本草经》黄芪主治大风, 《金匮, 血痹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千金翼方•中风篇》之大八风汤主治手足不遂、身体偏枯, 黄芪酒治八风十二痹等, 皆是黄芪治瘫痪之明证。根据岳氏经验, “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之瘫痪麻木消削肌肉等确有效。且大症必须从数钱至数两, 为一日量, 持久服之, 其效乃显”。% n' y2 U# v s s' }2 ]0 [
2 A6 U. e3 V+ q& ^& x) x
至于黄芪治疗中气下陷, 岳氏颇赞赏东垣之说, 与张锡纯见解亦颇相同。岳氏曾说:“脾胃内伤, 谷气不旺, 中气虚馁, 体力为之不足, 东垣补中益气汤补脾胃的虚馁, 乃方中参术的职事, 黄芪则是负鼓荡谷气以充肌表力量之职责者。”中气下陷的患者, 常有小腹重坠感, 在劳作时更显, 且同时表现呼吸短促, 这时投以补中益气汤或张锡纯之升陷汤, 颇有捷效。* z% C4 S! |5 V, |; v" n
7 q# v5 p8 s' d1 ~陶有强:29
9 o$ j/ [+ T) @% ?( [ v5 j4 ~
: L1 C. |) R7 m" W w) A. _9 ^) I7 \黄芪建中汤治太阴虚寒之腹痛和胃痛效果如神,但其治溃疡病能止痛却不能愈合溃疡,原因何在呢?我父认为是瘀血不化,需合失笑散,这就对经方做了个补充。也就是经方与时方的统一,让经方更有生命力。一味洛赛克把中医的脾胃病人都转去西医治疗,中医界用不着痛心疾首,对无胃酸的溃疡病,此洛赛克效果不好,而且很易出血,我们大有用武之地,而且此物对胃炎效果肯定不好。
' Z( c( p* r# c# o7 h5 ?3 g+ P' o" B" ?7 X$ B2 j% a
一个是一个胃脘胀满1年余的患者,心下痞满,舌苔黄腻,上呕中痞下利的症状全有,然而用半夏泻心汤无效,枳术汤无效,参考《名医类案》中用活血化瘀法亦无效,求助于黄老师,黄老师的回答只有五个字,令我大吃一惊:黄芪建中汤。这样厚的舌苔也能用温补的方子?我半信半疑地给患者开了此方,没想到3剂痞满即大有缓解,10剂后痊愈。我再次询问黄老师,黄老师说他的舌质是淡的,这就是一个虚弱体质,是“虚痞”,要用补法,而不要管舌苔,舌质比舌苔重要。( M- c5 W. @& G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