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 鸡蛋( 0)
|
! c: M" P/ {* L1 D5 L( Q4 Z 與我們經常有來往的人,也可以做布施,主要是把對方當作衆生,進行無私的布施,不求暫時的回報,這叫布施。$ M2 ]2 H% `/ x3 t8 ~* l
, Y3 v3 K3 T* Z. S' o
世間人隨禮的時候,心裏會想“這些我給他隨禮,下次他肯定還禮。”這是求回報。還有,有的人做布施貪圖異熟果:佛說布施能發財,爲了這一點而做布施。這樣的心態不是真正的布施。應該怎樣想呢?要把對方當作與自己有緣的衆生,不要認爲是“我”的朋友、“我”的親戚,以我爲中心就是自私。要以衆生爲中心,把我去掉,這樣可以行持菩薩道。第一,把對方當作與自己有緣的衆生;第二,無私,就是不求回報地布施,這樣送東西幫助別人,都是布施。
# x. d5 K5 L" C0 V, j. F* E' V
7 P* I$ C4 p( r, O+ E/ X- H1 m 對家人也是,父母生病,應該供養父母錢財治病;對兒女,不給錢不行,不買東西也不行,很頭痛。要想到兒女是與自己最有緣份的衆生,把他們當作衆生,不求回報地去給予。
. e, J; Z3 |0 R% ] ; ], Y' i- C7 W$ P |/ S
有的父母對兒女好是求回報的:我對他好一點,他將來能不能對我好一點?我現在滿足他所有的需求,將來他能不能給我養老送終?不要想這些,不要想這種果報,只要當下去做,只要把事情做好了,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不求任何回報,沒有任何要求地布施,心裏自然就清淨了。站在因果的角度講,這都是了緣了債的方式,也是一個過程。緣也了了,債也還了,才能了脫生死。
: Z+ w+ p. _9 e8 t" r. o$ G4 j$ B
3 q4 J& W t8 ` 很多人都有誤解,認爲布施是有錢人做的事,布施是拿很多很多錢來做。不是這樣的。作爲大乘修行人,站在菩提心的角度,要把對方當作衆生,自己對他無私地奉獻和付出,這都是積累善根、積累福德的方法。當下就把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行爲,所做的一切,都變成了布施,變成了修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