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3-3-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天 & g* l8 V+ }9 f8 g4 M
0 U4 P3 X0 C; {2 R: b
( f4 w! f& E- N* s “天”字,在甲骨文中是,下面是一个人,上面加深的一块为头顶。古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万物的主宰者。
4 m/ ` X# v: `- C
+ D4 O4 S: x8 q$ T0 ?2 m8 | 来埃德蒙顿的第一个印象是,这里的房子太小了,在天空的映衬下更小了。小到这里的建筑物像是呆在巨大骨瓷碗里的几块小豆腐,为什么是骨瓷碗?白啊,到处是白茫茫的雪,房子是白的,树是白的,天也是白的。很奇怪的一种感觉,当建筑物低而小的时候,天空是低沉且近的,让人想起小时候背诵的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就是蒙古包,中央隆起四周下垂的毡帐。当我抬起头望着埃德蒙顿的天,就好像被裹进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冰毡帐里。怀想我在大连住的高层——我曾站在十七楼的阳台向外张望夜空,越高的地方离天空越远,天被撕成了一块一块的蓝手绢,看到的是闪烁的楼房,闪烁的灯光。
2 w" i# s2 L* x. \3 o$ c! @7 ]% c: n. x5 p
甲骨文是刻在龟的腹甲和兽骨上的,遥想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刻下这个字的时候,一定是某个旷野的天空给了他灵感。在人的躯干上顶了这样方方的一小块天空。
, J% p; e0 L$ B! @" T
+ b% ` ^# z M) u6 I+ U 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因为需要浇铸,所以笔画较之甲骨文,更肥大厚实、圆润苍劲。这两种字体的区别,在手感上,甲骨文更像拿着钻刀在石头上刻画的手感,而金文,则像在橡皮泥上刻字。(仅仅是手感的比较)2 U6 X- L6 d) F x, n
* W& h* T; T+ [* _8 ]4 @3 ]
小篆的“天”更接近我们今天的“天”字,笔画圆整更有弧线美。从中国书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一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代替。
7 }8 d' }- I9 E0 s
' ]1 i4 p2 \/ Q+ f* Q- i- j 在对于幼儿的汉字教学上,通常我不会先拿出一个字来,讲解拼音并组词,这种生灌式的学习方法很难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对汉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可以作为后续辅导复习时实用。最好的办法是带孩子们走出去,到操场上或草坪上,让孩子们用最放松的状态猜什么最高,也许是房子,也许是树,也许是鸟,总有一个能猜出来天字,然后讲一个关于“天”的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个人很想造一个关于天的字,可是他想啊想啊,也想不出来,于是他就走到一个很空旷的地方,抬着头看啊看啊,天蓝的啊就像一块刚擦干净的蓝玻璃,于是,他就画了个甲骨文的天……”+ G2 n# e( Q7 r2 V @5 c8 @
: t8 r' ]- I- n4 \8 A( R/ Q
教学的重点在于儿童的参与感与创造感,不同的幼儿会画出不同的奇形怪状的文字来,然后总结归纳这些“字”的特点,在黑板上画下字的演变过程,告诉孩子们,这个字是他们“发现”的,和古人写的是一样,再用今天的字做对比,找出区别。
5 b( S" t' Y" i( c0 ^* G, X6 u7 @ D( g; s9 F0 O7 E
扩展的环节可以讲《盘古开天辟地》或者是《女娲补天》。5 T$ n1 D' G1 Q0 s9 q
c! u8 l, }; y. s 最后孩子们用彩笔画画天空和“天"字。
7 [3 p) |- `9 ]2 O _6 d) a0 H" d0 e9 c E1 U' e
可惜国内孩子们画的彩绘本我没有带来,也没有照片。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画的也非常美。经过这一系列参与创造汉字的过程,他们对“天”字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最小的孩子三岁半,也能记住这个天字。, x/ `. \: N, k9 ]: D+ U Q8 C# K7 j$ X
2 d" X6 h0 N [3 L: U4 y& x- S9 Y
认字并不是在于量,而在于感觉的培养。(识字量也重要,因为可以开展早期阅读。)但是一个作家并不是因为他的识字量多才当上作家,而是对文字细腻、敏感而准确的捕捉。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才是早期文字教育的重点。; _9 ~1 d% D* {; q
5 B* R3 y v( D$ d
" E# a3 u* U& b. P' n
7 f6 ^" r7 }+ s; E
+ y5 S6 a) ?' T# s,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