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45)  鸡蛋( 4)
|
[转贴]
4 h3 ?4 C; O) S# i2 F( S- D
5 S. @; ` i0 N8 m8 j% ^" e首先声明, 我不是专业器材评论者,只是普通摄影爱好者。用过一些市面上常见的佳能器材,发表一些使用感受,希望能和广大摄友交流。, w; }- d! a" O1 c5 H
4 J5 j- N2 i. h# I% ^* n h& ? 副厂镜头+ _1 r) z, d0 w8 C, H& p
我第一个镜头是适马18 200,当时选择这个镜头也是因为刚入门,没有发烧的欲望,想一镜走天下罢了。用了三天就明白了,根本不存在什么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大变焦带来的是成象质量差,广角端变形严重等问题。这支镜头使用时间很短,所以也不太清楚成象质量如何。 我买的是不带OS的版本,光圈又小,光线稍微暗一些就糊了,甚至不如DC拍的(当时技术有限,还不曾想过靠提高ISO来提高快门速度);于是开始追求大光圈,防抖,于是就有了第二支镜头——适马24 70 f2.8。
, c" R2 T; Y( e& e: ]5 K2 W2 x5 c2 Z2 J4 c/ L5 u/ f
适马的24 70口径很大,达到了82MM,这使得配备滤镜、UV的成本也高了许多,毕竟大口径的滤镜制造难度、成本都比小口径的高很多。大光圈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取景器里明亮,景深浅,很容易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其实就价格来说,适马的24 70是个不错的镜头,起码对的起它的价钱。2K多不算贵,填补了原厂镜头在这个价位的控档。
/ ?& G0 {+ M$ R8 w* \0 v6 w2 R- K( B. e' W
中心锐度还可以,边缘分辨率下降的厉害,这也是副厂镜头的通病。光圈全开效果不太好,很肉。这也是为什么这支头被称为有名的大肉头的原因。光圈缩到5.6后有锐度提高,但边缘成象依然不行。色彩上有些偏色,我买的那支有些偏黄,不知道是否个体差异。对焦比较慢,因为没有USM马达,对焦声音比较大,而且比较犹豫。暗处对焦会出现拉风箱的现象。如果预算不多, 又想感受下大光圈的效果的话, 适马的24 70不错,只是那层磨沙涂层比较容易磨损。如果非要选择副厂的恒定大光圈标变,可以选择腾龙的28 75 f2.8,也就是A09,锐度、做工、成象都比适马的24 70有所提高。
0 j4 r0 u$ O- y# Q! y3 `) L) o5 | f8 G0 Q, W4 c. H
腾龙A16,很多人推荐这一款镜头,理由很简单,价钱便宜,成象不算差。17-50的焦段应付一般的风景没问题,2.8的恒定光圈拍背景虚化的人象、弱光拍摄及体育摄影也基本够用了。单就锐度而言,A16确实不错,但是色彩偏黄、色散是不能忍受的。 对焦速度慢,由于采用非USM马达,对焦声音大,犹豫,机械性能不佳。17端有明显形变,但是50端成象质量不错,适合预算不多,又不想用狗头的入门摄友做挂机头。
7 M: W% `: O% r, d" y4 W0 _& j4 Z% Y! w3 w
副厂镜头就用过这几支,使用时间都不长,体会不深刻,总结一下副厂的特点:价格便宜,做工一般,机械性能一般,成象一般,适合对画质要求不高的入门摄影,或者室内棚拍。* X7 m" o7 V& a( ^0 g2 U$ Z
/ p1 h6 b: w( [( F& a' S
原厂镜头
8 i+ T- k* {7 F O( g# B 先后用过很多支原厂镜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都出掉了。
! g3 z' d2 ^, Q& ~8 [: D+ S k6 K( @
EF-S17 85IS
1 b- P2 n' P0 A9 _; X3 ~ 我的第一支原厂镜头。之前还有一支18 55IS,因为觉得太狗,只用了一天就出掉了。有人说18 55IS成象如何如何好,但是我告诉你,700块钱的变焦镜头,实在好不到哪去。
1 ] X$ R K# j8 P+ g3 I
* d9 W9 W9 Q6 L1 W; X. w 对副厂镜头失去信心后,开始回归原厂,这才发现烧起镜头来真的是一点都不心疼,只是需要做一点心理准备。摄影器材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也并非一分钱一分货,而是N分钱一分货,不同价位的器材用处不一样。17 85是30D的套头,推出时间不算晚,按理说应该有所改进和优化,可是事实并非如此。17 85并不值它的价钱,17端形变这是低档镜头一贯的风格,广角端锐度差是佳能的风格。色散严重,逆光下有紫边,色彩清淡,焦外散,焦内硬,这些都是它的致命缺点。个人感觉花3K左右的价格买支这样的镜头完全不值。要说优点,也就是USM对焦快速安静,IS防抖但效果不明显,再就是满足了原厂情节。2手市场上很多人出17 85IS,个人感觉使用这支镜头,只能把你的器材当作高档DC来用了 。
. {2 T) d5 T$ o0 W# S) B
+ c& c( @) k/ i EF 50 1.8,相信很多摄友都拥有这支最廉价的镜头,亲切地称它为小痰盂。之所以拥有,是因为它便宜,600块钱的镜头,2手市场上还要卖500,非常保值。成象不错,大光圈可以营造背景虚化的效果,3米内锐度非常高,色彩也还说的过去。论性价比,50 1.8可以算的上是最具性价比的镜头了, 在各家标头中都是如此。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非USM马达对焦慢,声音大,机械性能不好。焦外二线性严重,个别镜头跑焦。很多人拿它和50 1.4做对比,个人感觉如果你需要一个标头,那就小痰盂吧,价格便宜量又足。光圈、成象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只是50 1.4是USM马达,金属卡口,小痰盂是塑料卡口。但是据说50 1.4机械性能不好,很容易坏。为保险起见,还是小痰盂实惠,连UV镜都不用配,坏了再买一支就是了。就焦外而言,50 1.8和50 1.4的差别并不大,完全可以忽略。
0 @+ V& Z' I2 O: K2 t8 @+ |" ~; E! I0 p4 f/ w- X; g% k3 v
EF17 40/4L) n% g. _$ e+ t9 s5 k
很多人的第一支L头,因为它是最便宜的红圈头,满足了佳友的红圈情节。很多人把17 40 f4,70 200 f4,24 105 f4称为F4小资头,也叫小三元。也有人说F4的镜头根本不配得到红圈,最多只能算是伪L头,我比较同意这个说法。 \9 T! x. {5 r$ a( R
17 40L在APS-C机器上,是有名的大肉头。说它肉,这也是佳能广角镜头的诟病。但是作为风景头,它的颜色还是非常不错的。一般拍摄风景的时候光圈都需要缩到8-16,这个光圈下锐度还是不错的。加上中灰渐变镜之后,高反差、油润的色彩一下能迷倒很多人。但是一定要记得上架子,这个头本身光圈就小,只有F4,拍风景即便光线再好,也要上架子以保证画质。
; z; \( a) j, |2 i% o0 a
; H9 C/ D9 g5 n% ?& m EF24 70/2.8L, d2 o, y- |1 N/ c7 \0 F
我一直使用的镜头,当时花了8K多的价格买的水货,也算是我最贵的镜头之一。很多摄友对它褒贬不一,贬的词语无非是成象肉,重量沉,在APS-C画幅上没有广角,可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称霸佳能变焦镜皇。目前佳能系统还没有一支标变能够超越它,虽然它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毕竟是镜皇,在你需要它的时候非常可靠,扎实的做工,全金属的镜身,会让你爱不释手。
2 `) G1 o0 Y4 W$ u) t 24 70L继承了上一代镜皇28 70L的优点,成象色彩饱满,油润,焦外柔和。它第一次让我感觉到L头在色彩上超越非L头,而且实惠的焦段完全满足一般人象摄影的要求。刚开始用的时候不太习惯,觉得出片不够锐,也有些失望,后来掌握了要领——出片不够锐,很多情况下是有抖动造成的,即便是反光板细微的震动都会影响到出片。对于没有防抖的镜头,最好的办法还是上架子以保证出片质量,哪怕在安全快门范围内。习惯了用架子以后,24 70L会带给你非同寻常的感觉,光圈全开可用,但边缘成象不及中心成象。缩到5.6中心、边缘成象具佳。这是一支非常适合拍摄婚纱的镜头,尤其在全幅机身上,24MM广角形变轻微,边缘成象、紫边控制都非常好。* A. O" P! D. S
/ C, c0 ^: L, n3 Z, h/ i
EF70 200/2.8L+ @' j7 Q* w% s, H- F _! T
著名的佳能小白,也是佳能大三元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重。于同系列的小小白70 200/4L,爱死小小白70 200/4 IS L,爱死小白70 200/2.8 IS L相比,它显得比较中庸。小小白不推荐,虽然价钱便宜,只有4K多,但是光圈小,只是个日光头,且成象一般。爱死小白虽然多了IS防抖,但价钱翻了一倍,而且和小白一样重,近3斤的重量挂在脖子上,非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了。
) H% m! Q' H, S4 G 小白成象不错,和24 70L的风格接近,但是色彩似乎更淡一些。这和佳能的成象风格也有关系。大光圈全开也很锐,而且200端成象要优于70端。内对焦迅速,防尘防水设计非常好。摄友们对小白的评价是,摄影的路上总要有一支,可是不一定要一直拥有。因为太重了,使用率不高,我的小白只用了几个月就出了,用135L代替。
# G9 B& `+ v; U) @& h
. W( Z$ d7 f8 I1 E8 t EF135/2L: b- f( u. L+ x" [
佳能评价最高的L级定焦镜头之一,也是入选哈苏实验室世界顶级20支镜头之一,佳能总共有两支镜头入选,另外一支是EF200/1.8L,可惜早已停产,而且4万多的价格非一般人能接受。! b+ D7 x( A! r9 \) z# ]* t
135L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定焦镜头,它是为数不多的光圈全开依然能够成象锐利的镜头之一。俗话说135军团无弱旅,这个焦段本身就容易出好片。用焦内似刀锋,焦外似奶油般化开来形容这支镜头再恰当不过。虽然长,但非常适合拍摄全身人象。优秀的背景虚化能力,能够将主体和背景切分开。和著名的大眼睛85L相比,成象风格更硬朗,色彩更浓郁。
5 d9 s% Z" y( S& Q; l) W3 f 我曾经用它拍摄过很多糖水片,但时间长了,总会审美疲劳。因为是定焦,视角太单一,构图不便,拍摄风格过于固定。而且这个焦段非常依赖三脚架,以至于没架子就没信心。, v* m& b2 Q1 _. r, Y) e9 C
' R2 B+ i* N/ s( T4 v& i EF35/1.4L
+ i+ i* e$ d4 A8 f) o) R1 J 网上很多人评价极高,它为佳能彻底摆脱了广角镜头成象肉的尴尬境地。其实35MM也不能算是广角了,尤其是在APS-C画幅上,接近50MM的标头。这是一支非常适合环境人象摄影的镜头,优秀的背景虚化能力,可以以广视角的风格构图,尤其适合配合离机闪使用。在拍摄人文、室内人象、小品等作品时得心应手。但该镜头紫边严重,逆光、光比大、 反差大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紫边。在使用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逆光及光比大的环境。
; u1 v% N! i4 Z* d7 O7 [8 g# d$ j5 s
最后说说爱死小小白。我曾经从一个朋友那收过一支2手的XXB IS,2周后就出手了。单就锐度而言,XXB IS还是不错的,防抖功能对长焦镜头很实用。但是不知为什么,对这支镜头就是喜欢不起来,可能是因为它光圈太小了吧,取景器里看着发暗,快门速度上不去,低ISO下拍不了运动的题材......色彩上,我觉得它和狗头没什么区别,根本不象L头的色彩。虽说它有一片萤石镜片,虽说它是佳能变焦里MTF最高的镜头,虽说它7K多的价格平易近人,如果有必要,我宁可多花些钱去买支爱死小白,在大光圈和防抖之间,我还是选择大光圈。毕竟防抖可以通过架子来替代,但是光圈却是无论如何也拧不出来的。- U' a }! x+ u; S
- I& P5 L8 {( e% T 以上是我曾经用过的佳能镜头,很多人和我的发烧经历类似,在这个过程中也走过不少弯路。但摄影的乐趣就在于此,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奥秘,追求完美,用手中的器材去捕捉灵感,让美丽在瞬间定格,反复回味。/ l s% b1 u/ W% C4 i( \3 y
4 \1 `; y2 }) \- ^! Y 摄影是一门光影艺术,用光绘画。因此光线的重要性远比镜头、机身要重要。所以,如果你喜欢人象摄影,就不得不注重光线环境,需要闪光灯。从简单的机顶跳闪,到变化多样的多灯离机闪,到创意无穷的专业布光,灯的玩法无穷,需要自己去琢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