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6|回复: 0

“无症状带毒者”防控难度大 传染性稍弱于病人(ZT)

[复制链接]
鲜花(1015) 鸡蛋(1)
发表于 2009-6-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2009年06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 \' r$ @& L0 @8 S4 B+ N

9 }: w) u/ A0 @& A) k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主任医师张彦平,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冯录召4日做客新华网,就防控甲型H1N1流感二代病例为公众“支招”。张彦平表示,隐性感染者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他诊断为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所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也不能把他纳入流感确诊和疑似病例统计当中。
% R3 d- ?: O2 X  H, G' U, {7 s+ i/ T; x# C+ x6 K2 T6 d/ D& D
  主持人前不久,东莞市发现我国内地首例公开报道的甲型H1N1流感"无症状带毒者",什么是"无症状带毒者"?这种隐蔽性强的病毒,患者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被感染?它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情况怎样?5 g  T  H! c6 e( L+ O) n( m  ]
8 ?! @- {8 S" c. T
  张彦平实际上我们一般讲,"无症状带毒者"应该叫隐性感染,也可以叫做亚流传感染,是指流感病毒侵入人体以后肌体产生了抗体,不引起或者引起比较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是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这时候已经产生抗体了,是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一般的健康人是难以知道自己是不是隐性感染的,我们只能通过查他的病源核酸或者是查抗体才能知道这个人是否是隐性感染。+ c  S. J8 t! t3 `1 p
4 O1 V0 x* q& z4 X# s' Y4 s  H
  隐性感染者,体内一般会产生抗体,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他对甲型H1N1流感有免疫力,对他本身而言产生了保护效果。当然,这只是对他个人而言,但对于我们公共卫生疾病控制来说,隐性感染同样会作为传染源传染给其他人,而且我们一般难以有比较可行的措施发现它,所以也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难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杜绝本土病例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它的传染性是否强?我们一般是这样理解的,处于症状期,也就是病人,他的传染性相对强一些,隐性感染的传染性相对于病人会稍微弱一些。
" Y3 a3 U- O' |1 p. N: R8 W8 L- |0 a
0 V, V$ Z# C  u8 P  主持人那像这样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还是自己可以感到不适?" _" E& x' y2 `- l: g, I
/ c3 e& y4 k! ^5 ]4 Z
  张彦平一般来说很难自己感到不适,如果有感觉到不适情况,可能已经有轻微临床感染了。
9 c5 `9 R' i  \5 i" n
0 l# j0 k# L( f" |9 F3 X6 I% N  主持人对此,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巧利表示,这名"无症状带毒者"属于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者,但不能称为病人,也不纳入疫情统计之中。在这里,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能称之为病人也不纳入疫情统计?
3 e5 T4 V- Y; V  M8 j( n9 K
  Z. e  t3 X% t) ^3 i2 s  张彦平是这样的,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这个病例分为两种,一种是确诊病例,一种是疑似病例。这两种病例诊断标准里都表明有明确的流感样症状或者有明确的流感临床表现。刚才张医生也提到隐性感染者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他诊断为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所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也不能把他纳入流感确诊和疑似病例统计当中。 (责任编辑:肖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2-23 16:18 , Processed in 0.1378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