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7|回复: 0

郁闷的彼得.林奇zt

[复制链接]
鲜花(168) 鸡蛋(0)
发表于 2009-5-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林奇也会郁闷吗?您知道他是什么时候郁闷的吗?事实上90年代不光林奇郁闷的很,连他所在的富达公司也因为林奇遗留的影响而跟着郁闷。
7 ^, d" b3 R) T. }" O
$ n/ w  C+ O% F" o3 S# U这个郁闷,在千禧版的林奇谈投资(原名《在华尔街的崛起》)中犹为突出,不过在那些迷信洋大师的人身上是体会不到这种情感的。因此,如果不注意国情,不因地制宜地学习林奇的理念,看到风就是雨,我相信您也将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得到同样的郁闷。虽然,林奇的平民化选股理念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您千万不要忘了他所处的市场环境。* L, P2 W: Z0 D6 v
+ T- @) y" \* h1 r  K* }
法治、诚信,这是一个市场正常发育的基础,如果上市公司不是把流通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那您在这种市场下讲究长期投资将如沙土上的大厦,将如在梦幻中梦幻。
' b4 W2 T0 m$ s+ Z: i' u- `# t% i( W: G9 ^4 a* n4 P
即使如林奇这样的传奇人物,也是乘着美国长达20余年的大牛市的风而取得的年复利29%的收益的,即使如此,他也常常郁闷而无奈地说“在我们所构成的资产组合中如果有60%的个股能够赚钱,这就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资产组合了。”
1 `5 v. q8 g2 ?9 \* g9 W; o. E  H4 E6 |0 M& F( Z# r/ I2 b
您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即他买入的1500只股票中,可能有600只是不赚钱的,而且可能是在3到5年里都是赔钱的,并且由于林奇的固执,会将他们一直抱在怀里,他要靠另外900只可能赚钱的股票收益来平衡这赔钱的600只股票的亏损。
+ M! x  a  E9 d# Y- x1 }- Y8 `. H
林奇在90年5月离开了麦哲伦基金公司,在一些公司当顾问、培训老师、当董事。
) C% W6 A0 A  t$ d+ a7 d: A+ e  A  L& l, K4 ?# ]1 J
他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喜欢被人注意,他亲口说:“我每周能做4个电视采访,每天做10个电台广告。自离开麦哲伦基金后,我有机会在50个董事会任职。我只接受了一小部分的邀请,即那些我信任的董事会”,但他在接受媒介采访时总避开回答自己作为公司董事所遇到麻烦的那些问题。8 J/ i& v- F0 }9 q3 q' W

0 ], q  b; G3 \曾有杂志把富达在退休基金市场的滑坡归咎于“彼得.林奇的祸根”,他们认为林奇对启发了一代基金经理人“在任何时候都冒进追求最佳业绩”负有责任,其结果是克隆林奇们的一种“冒进的冲啊冲文化”,从股票基金到债券基金及任何其他地方,这样的人到处可见。一个退休顾问曾说“富达基金经理人所获得的宽松的自由度偏离了基金的任务,是林奇“给这个公司留下了不朽的传统,而我认为它的代价很高”。' V+ }# v' q! X5 u2 K

$ c& z  C3 `8 J; m5 v' n5 |2 y这些麻烦发生在95、96年,那时候由于富达公司出现了经营问题,人们开始反思林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个时候林奇自然很郁闷。
6 l" Y( K5 g) \( }
; y3 O# Z: X' Y5 l事实上,林奇真正的郁闷是开始在他离开麦哲伦基金的15个月后,即1990年的10月,从那时起道指“上涨了4倍多,从2400点一直攀升到了11000点,这比20世纪市场行情最好的10年的涨幅总和还大。”可惜,林奇在这轮新的超级涨升前不久,失去了他曾经有的控制140亿美圆规模的麦哲伦基金这艘航母的驾驭权,在市场边缘到处流浪,您说林奇郁闷不?
; t- d& h; L" _, h# [6 T, J+ `; _! J) k  h) {/ s$ [; S
是林奇没有预测到美国股市的最辉煌10年吗?是他没有这种预测能力吗?确实如此,他亲口所说。他曾被1987年10月的那次历史上少见的下跌吓破了胆,当时他怀揣着1500种股票,却人在外地度假。当时“两天的时间市场指数就下挫了35%”,他说:“从星期五开始我心情就很郁闷,…麦哲伦基金管理公司的100万股东已经损失了18%的资产价值,也就是说损失了20亿美圆”,这种压力虽然随着后来的股市上涨得到了部分的释放,但林奇却从那时起动了金盆洗手的念头,1989年他出版了《在华尔街崛起》,1990年5月在美国股市最低迷的地方,离开了他曾经为之奋斗11年,使其灿烂辉煌的麦哲伦基金。1990年10月,美国的股市开始了又一轮爆炸性的行情。林奇只是因为心理上的不堪重负后的退出,错失了90年到2000年大牛市时大显身手表演的舞台,您说林奇郁闷不?; B/ ]: R3 p! |' [
1 i7 J- p* }2 |; V3 `% q# T' r
更郁闷的还在后面,象林奇这种曾经取得过辉煌成绩的大师,一般都有坚定的信念,换个说法就是固执的观念,他总是认可过去给他带来成就的经验,排斥新的变化和机遇,当然,他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叫:我不买、不关心那些在我理解力之外的股票和信息。但是,正是这个在89年还在他那本谈投资书里得意的经验,却让他在90年后的10年里失去了无数个他曾经梦寐以求的涨10倍涨百倍的股票的买入机会,以至于他在千禧版的序言里不断地说:如果…,如果。- y; Z5 J/ W: z7 s

/ ~" x5 Z6 p1 o3 r- M/ H让我们看看林奇都是怎么郁闷的,同时这也能帮我们穿透林奇,破掉大师头上的光环,帮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如果您总下跪于偶像面前,您将永远比您的偶像矮半个身子。在批判中学习,在质疑中深刻,在创新中发展,在挫折中修正。
2 p+ ~! L2 u3 w( i; X# A
1 n2 Y7 Y* q0 x$ c- N3 c- \' H& i1、1997年感恩节,林奇与一位非常喜欢上网的朋友约会,从而知道了亚马逊网上书店,并在那里给他的朋友买了书。
% d- \; `, t" s4 O! ^6 |% J6 s1 R% `; y9 F  c6 a" \
林奇3年后说:“由于亚马逊书店是在网上而不是在郊外的购物中心出售图书(借口!),所以我并没有注意到它。但是亚马逊书店的经营情况并没有超出我的理解之外(托词)…它的股票定价还是合理的,并且当时的财务状况也良好。但是我并未从这种新的经营方式中看到任何值得投资的机会。1 S1 D0 I. q/ {: I% {$ A2 h4 q
6 T$ W5 e8 ]8 y7 m. U
如果(!)我能不怕麻烦地研究一下亚马逊公司的情况,我可能就会发现这种新的购物方式所蕴涵的巨大市场以及亚马逊公司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能力。
4 p" @5 C  A/ j1 V2 x5 A& j' x2 \
- y1 n; h2 `  Z' x" q1 W1 I' c/ Q可惜(!)我并没有这样做。仅仅1998年一年,亚马逊的股价就涨了10倍”。) K) T3 a) g. l$ _' ~) |, \
% Y5 p! U! w8 n1 v2 [
现在的问题是,真的能象林奇说的那样有“如果”吗?我觉得,根本没有那个“如果”,林奇在3年后也没深刻地反省到他错过亚马逊的真正原因是:过去的经验(成功)会引来观念的固执,越是在过去成功的人,越不容易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越容易故步自封。所以,即使他多看一眼亚马逊,他也未必会买它,林奇早把这个网上书店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打入了另类。因此,他事后对这个股票有种失之交臂的感觉,您说林奇能不郁闷吗?8 ?2 ?) ]' Y9 {6 n
4 U1 X5 W( P1 M$ {' {
2、林奇说:“再来看一下微软公司的情况,这是一家被我错过的股价上涨了100倍的公司。”您看,林奇又错过了,原因还是相同,他早把这个微软在自己的心灵中划到了另类,虽然在14年后,林奇分析微软的成功时讲的理由头头是道,但可惜的是他没有买。这个天天在他眼皮底下见面的大公司生生让这个不断强调在生活中发现投资机会的林奇睁着眼睛给错过了,您说林奇能不郁闷吗?
) r' Q7 q' a$ `5 A/ s4 Z! E) a" ?5 u& V3 d) Q4 \: }1 r6 W
3、林奇又说了:“思科公司是另一个成功的例子。自从1990年公司股票上市以来,其价格上涨了480倍。因为习惯(!!)的原因,我错过了这样一家获得令人难以置信成功的公司”。
  B  X2 |' q" }. a$ v2 _0 F9 k, p' F: G% h+ A& i
10年后林奇面对480倍的涨幅终于说出了一个很关键的词:“习惯”。什么习惯呢?过去成功带来的习惯。: Q# b% Q; H( U- g
$ f4 m9 m& f) g# g0 q; Z+ @
87年的微软,90年的思科,97年的亚马逊,10年了都没让林奇改变固有的观念(习惯),但是2000年林奇面对着480倍的思科涨幅,面对着由于网络经济带来的4倍股市指数疯涨,林奇终于开始改变他过去的看法了,犹如一个死空头连续13年看空后面对4倍和480倍的涨幅后开始看多了,但是,遗憾的很,美国的网络股也在那不久后开始见顶了。您说,林奇能不郁闷吗?
# s  Z# a6 y6 N! g! J/ Y9 L9 C
/ K8 Z- U& F5 J0 G那个时候,巴费特、索罗斯也开始顺从趋势买入网络股,您说这些股神们都是怎么了?趋势的力量能让最顽固的人低头。
" |' B& K: _) D% Q4 d4 p+ ~
, C5 r8 V; v4 [5 Y5 @' D* p' o& D5 [# w4、林奇又说了:“早期购买戴尔股票的投资者都获得了让人震惊的889倍的回报:即最初投资1000美圆购买戴尔股票,最终会得到890万美圆的回报”。但是,林奇买了吗,没听他在书中说。他多半是没买,否则,以他具有10年以上的持股耐心,那他的收益将更让人叹为观止。8 W! a: H5 l- f# _& q  _
5 x+ F; I' s7 j% z9 i$ f) I. C
问题是,林奇在金融行业工作,每天都要接触电脑,这些日常所见的投资机会为什么以标榜寻找能涨10倍股票为生的大师,有着见微知著能力的林奇却视而不见呢?您不觉得奇怪吗?当然,林奇自己事后也奇怪,但他不明着说,反而强调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借口,但是,这并不妨碍林奇偷偷地郁闷着。
" T; e6 t; z; p) I
$ I+ ?7 z# w. r8 q! M0 Q  R林奇是一个很固执的人,说他偏执也可以,虽然有人说偏执狂是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但这个成功还必须伴随着运气(偏巧赶上了大趋势的洪流,就象多仓赶上了3浪3一样),但是如果背离了趋势,那么,偏执也会面临万劫不复的下场,比如最近陈久霖的中航油暴仓事件。
: C3 t+ A% q# Q, c  u# f8 x8 i2 ]! @( k
林奇在2000年说:“生物技术行业是一个小公司林立的行业。我对高科技行业的厌恶情绪使得我经常嘲笑典型的生物技术企业…最近该领域的发展变化使得我不得不为生物技术行业说几句好话”。注意,这里有几个表明心理状态的关键词:“小公司、林立、厌恶(!)、嘲笑、不得不为、几句、好话”,仔细品这些词,您能充分地理解林奇这个13年空头的翻多情感轨迹。什么是厌恶?那是一种抵制、拒绝、远离的情绪,单凭这种情绪,您就可以理解他错过微软、亚马逊等涨幅在10倍、百倍的股票,就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所以,他在89年准备收手总结的那些经验,并没有深刻地反省自己,而是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他确实是有过巨大的成功)教导后人,但是他没意识到他自己的不能知行合一,所以,这本书更多的后果是对他本人的终结,强化、固化了自己的观念,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借口,这必然限制了林奇取得更大的进步。+ {4 G6 _  E+ H$ P$ F0 z  `

# o8 C/ ?2 G9 i8 E% N林奇说:“在你还没有对公司的收益前景、财务状况、竞争形式、发展计划等情况研究之前,千万不要投资购买它的股票”,这可以说是他成功的基础,当这些因素的某些发生变化开始变坏后,他才考虑到卖出股票。
" g" v9 L% r6 |& o8 S8 |& D
$ F. Y/ Q) e- T这里隐含着一些前提:
( v1 t: F/ k8 c( q# m# `/ `5 ~" X/ Z( ~# R$ I4 E" l! O
1、处于法治、诚信的市场;3 E- b9 D- @4 ^! E( S) K
& m) t% v/ |9 L2 j; `
2、只要“公司的财务状况尚好,并且有证据表明它们的股价还有机会上涨”;
; N2 T' Y. {7 w1 n* J, o# G$ S; D
3、处于牛市。否则,“然而在1973-1974年的熊市时期,这50家一流公司的股价竟下跌了50%-80%!那次让人不安的下跌驳斥了这个理论:大公司可以经得起熊市行情的考验”。6 q6 _2 C3 |2 ^  T
4 \, V  h1 p! e
我以为这里的关键因素还是市场环境。如果上市公司基本是诚信的,研究人员能够得到比较真实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又处于牛市行情,则那些被低估的优质公司的股价将早晚会回升到比较高的位置。
5 y" d8 w; m  T3 T/ W: ?. g" x0 f
/ _8 T, ]6 o# W! K8 p! g林齐是44年出生,77年34岁开始管理麦哲伦基金,到90年46岁退休。从一个粗糙的图表看美国股市从60年代中期到82年一直处于一个大箱形内波动(事后看),从82年起开始了为期20年的大牛市。在林齐管理基金期间,股市在87年10月发生了严重下跌、90年用林齐的话说:“1990年的熊市行情让我不安…国家进入了衰退期,并且最大的银行正处在破产的边缘,我们正准备与伊拉克开战。”而他就是在这种环境氛围下选择了退休。
+ K3 n9 U$ `% b4 X
1 r# U8 M5 }1 Z0 Y: w从他的这13年时间看,林齐是幸运的,股市按年头算基本是平4涨8跌1,这种以涨为主流的趋势,成就了他的选股方法,成就了他的辉煌业绩。使得他那1500只股票里即使有下跌的600只(40%),但这些股票可以套而不死,通过时间的推移,价值被市场发现,股价应声而起。这也是林齐可以在2000年自慰地说:“此外,我还拥有大量目前卖价远低于当初买价的股票。“林齐资产组合中典型的赚钱股票(我也会不断地买到赔钱的股票)一般要经过3到10年或更多的时间才能显示出其潜在的赚钱能力”。1 E, J2 E7 r5 D5 V2 M

1 t/ P1 Z+ _6 G6 \5 v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因为,我觉的要真正理解林奇,就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正到反,从反到正;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翻来覆去地把玩林奇这个人的整体,包含了他及他所处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林奇的认识。: M  J+ r) i" C

1 O; s2 m/ `* l0 G, N如果只看到林奇的光辉,见到光辉就两腿发软叩拜不已,那您就很难透过林奇看到他背后的世界,您将被他阻挡了向前的视线。* [$ Z! t. v# l9 O" z6 Q

. p4 q) i2 u+ m. m" Q彰显林齐伟大的投资成就,这在他写的两本书及各类介绍文章中已经不少了,10中有8的正面描述,可以指导人们前进的方向,10中有2的负面描述(挑剔毛病),可以警醒读者人无完人,帮助我们回避、提防前进路上的陷阱。林齐既是大师,同时也是一个现实中人,他当然会郁闷,有权利郁闷,因为只要是人,就有郁闷的时候。
$ J( }& M8 M7 z& u
; [4 z8 g( ]$ |最后推荐一本介绍富达的书:《基金帝国----富达敛财的神话》。富达基金管理的资产曾经达到过5000亿美圆,林齐所在的麦哲伦基金是富达的多个基金之一。# J& U" J/ w* v' y  ~$ j0 G7 o
" i6 P+ W! `" K- u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368bc0100a1kz.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30 09:34 , Processed in 0.1508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