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3|回复: 7

老子、孔子与释迦牟尼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0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春秋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中,除了佛家,没有哪一个学派能比儒家和道家能够更深刻地影响中华文化了。因此,这三家的鼻祖――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长久地受到后人的景仰和崇拜。
% n9 Y0 a" @" \* l7 H( }. g. M  ^7 S2 t" a. T
巧合的是,这三位的出生年月前后不超过二十年。从历史的长远眼光来看,他们是属于同一时代的人。西元前571年二月十五,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五年之后,西元前566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尼泊尔。又过了十五年,西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于山东曲埠。 9 a/ ~. t4 i4 E. X3 t) Y1 H
- m3 K# @) J) p( O
三位圣者出生于同一时代,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
# }# x7 L& [' Y
5 Q5 I" X/ U" o/ K5 b5 R; s老子
0 t& s+ o5 O0 w3 I# s9 b0 i; f7 p' p& p" W: Z
“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相传老子气质禀赋与众不同,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和柱下史(相当秦汉的御史)。老子在周都洛阳住了很久,见到了周王朝的衰微。西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老子受到牵连而被罢官。老子深感人世的险恶,就离开了,“自隐无名”,流落四方。
" a/ _' F% S" Q) z# w  n/ F: ?2 Q5 {  \+ l7 L, l) v
西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93岁高龄的老子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通过占卜预知会有神人从这里经过,就命人清扫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来了。尹喜说:“先生您就要隐居了,以后就听不到先生的教诲了,就请先生勉为其难著书传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带都没有传授过什么,他知道尹喜命中注定该得道,就在那里作了短暂停留,写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经》。之后,老子西出函谷关,过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
# S3 C/ Z5 E; F# n: U' k
! _, X; x& t& C5 l7 F; B五代时一个名叫杜光庭的宰相,进士出身,他根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其中有一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渡流沙,后来到了印度,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这完全是胡编。老子西渡流沙时已过九十高龄,释迦牟尼只比老子小五岁,那时已超过八十一岁,已经涅?好几年了。佛教早已传开,何用老子去化胡?这些宗教中的伪经都是出于狭隘的宗教感情瞎编出来的。后世将没有事实依据而编出来的文字,叫做“杜撰”。“杜撰”一词即由此而来。
+ L) B# U/ R, y
" V# o% B# E' |& h5 f孔子曾到周都,向老子请教礼制。西元前五世纪的某一天,孔子乘坐一辆破旧的牛车,颠簸着进入周都洛阳城。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观看“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学习“道德之规”,因此,拜访熟于礼制的王家藏室史官老子是此行最重要的安排。孔子在完成此次考察之后,说了一句流传后世的话:“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参照了夏代和商代的基础上制定的,孔子主张用周代的礼仪。可见他此行确实是受益匪浅的。 # n7 V. ?% z5 r0 m# J4 I' Z/ _

( J  P& C4 r9 N4 J5 m; s5 B孔子拜见了老子。老子问孔子读什么书,孔子说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惑乱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如果你修道,那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那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 1 d) \. _$ q6 p: h$ s( ]
老子又问孔子,“你觉得自己得道了吗?”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然而这些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对道的正确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的心中。”3 r6 ?: Z" b- H$ Q. |5 e

, s5 J3 P4 }( |! a) C孔子说,“我研究《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讲说先王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见了七十多个国君,但他们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说的‘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东西,你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旧的东西。” ! l8 j. O  \. o2 r* [4 f
. d6 ]) d) C# I! p0 G0 F% S1 k
孔子请教完了周礼,就决心回到鲁国不折不扣地恢复周礼。老子对此持保留意见。因为礼虽是必要的,但要全面恢复周礼,恐怕是无法办到的。世易时移,一些周礼已不适合当时的情况了。因此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说的这些人,他们的尸骨都已腐朽,只是他们的言论还在罢了。并且君子遇到合适的政治时机就从政,时机不合适就象蓬蒿一样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像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你应该去掉你的骄气和欲望,去掉你所表现出的姿态与神色,去掉你那过于苛求的志向,因为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一点好处。我所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E7 w: U( ?8 e+ k0 s/ G: o, Z1 T
$ t" C! a8 \: D/ l" h' r: T' d
孔子不知该如何回答,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大丈夫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参观完了其他地方之后,孔子就向老子告辞,带着既有点兴奋又有点失落的心情离开了周都洛阳。兴奋是因为问礼的收获,失落是因为老子的劝告。而在他身后,洛阳东关留下了一块“孔子入周问礼碑”。 6 z( g; \, o) i7 S
' N' y& `& u# a; V( H
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象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 f/ A" l. T, `3 t5 f5 C1 ?
% L, b, f2 Q" L- Z% H5 I
这便是度人的觉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的根本区别。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老子之道,微妙难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过是人的学问,是规范人类行为道德之法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 ) [( T( Q1 x" R6 L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西元前551年生于鲁国昌平乡的陬(?ō?)邑。
8 u' e: e/ Q7 \1 {4 {, {/ B/ X% P% o8 f/ u/ Y+ T/ n9 G& V4 ?" U# A
孔子长大之后,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长得很好。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
- u# q5 S- E0 p: p$ M" S; F5 \8 a+ m, M9 Q
孔子入周问礼之后回到鲁国,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 Y" B# \& e! W7 d% A4 R  L

* k" a8 _9 H0 y1 ]/ P7 V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来到了齐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听了后说:“对极了!假如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 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赏给孔子。
* w$ O, O# p' n$ P6 j, [( I/ d* t7 B& C+ l; v$ U, X
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厚葬而不惜倾家荡产;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因此,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小步快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 D5 ?) C% n& m6 F" t& k5 h
" R! r$ {4 x- ~" E7 s晏婴的劝阻生了效。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的接见孔子,可是不再问有关礼的问题了。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加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了齐国,返回了鲁国。 & J) Z2 ~- S" V( s7 R
  b4 @$ M# E5 B8 s; g% g
在鲁国,孔子虽在政治上很有成绩,也干了几件大事,如颇具轰动效应的“堕三都”和诛“少正卯”,但是他仕途并不顺畅。在一次国君主持的祭天典礼中,三桓大夫故意不分给他一块祭肉。这在周礼中是一种最严厉的处分。孔子知道自己在仕途上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就出国流亡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 W& w! `% }& G& `( |$ `5 H; s# y* S

$ c& L; c; `2 _% X当时孔子五十岁左右。他不辞劳苦,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但是,他的主张在各国都未被采纳。在六十三岁的时候,孔子回到了鲁国。鲁国最终也没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要求出来做官了。
# O) |4 J( m7 n4 ~/ C$ a* {9 `  X9 t$ N& B- @* T) {( R3 |- [+ P5 K1 j
虽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年龄,但思想的火花却在人生最后的九年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华。孔子潜心于授徒讲学,编篡典籍,儒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这迟暮的九年里最终形成了。
$ H/ H) p! W7 ^  W% n( t# o: [0 ~" ^1 {0 F& J
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残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尚书》、《礼记》。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订正诗乐,使《雅》、《颂》都恢复了原来的曲调。”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选取其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开头的是敍述男女感情的诗篇,所以说:“《关睢》这一乐章作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作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作为《颂》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能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乐制从此恢复旧观而得以称述。 ) U9 P. _2 b% R
/ x( w- @# ?4 X0 ]# f7 q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锡辞》、《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书简的牛皮绳子也磨断了多次。他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
% A* Y4 r; X' J' _2 j. u6 ]2 J2 y' \7 r. z3 |) p$ o* w
孔子说:“君子最担忧的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的名声。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用什么贡献给社会留下好名呢?”于是就根据鲁国的史书作了《春秋》,上起鲁隐西元年(前722),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鲁国十二个国君。以鲁国为中心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以殷商的事迹为借鉴,推而上承夏、商、周的传统,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吴、楚之国自称为王的,在《春秋》中仍贬称为子爵;晋文公与诸侯会盟,实际上是召周襄王入会的,而《春秋》中却避讳说 “周天子巡狩来到到河阳”。依此类推。《春秋》就是用这一原则,来褒贬当时的各种事件,后世称之为《春秋》笔法。
0 c/ C- ^* H5 \* K' V1 Z1 @) R, z
1 p  Q* ?  z. G& S4 Y6 [% d最终,孔子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修。孔子用《诗》、《书》、《礼》、《乐》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学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贤者七十二人。至于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却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 O1 W( G* b8 r" @, t# K3 R/ ~& x5 N  K; W
孔子生病了,子贡来看望他。孔子叹息,随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他边唱边流下了眼泪,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奉我的主张……”过了七天孔子就死了,享年七十三岁,时西元前479年四月己丑日。
( R- v; w- r- \. H3 f/ [! i. Z+ M7 V; F8 S1 S9 Q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行编成的,它成为今天我们认识孔子最直接可靠的资料。孔子告诉了人们什么是中庸,为后世奠定了仁、义、礼、智、信等做人的规范,对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9 A& ^  J" D/ {- z  F5 O& [
$ _7 C, Z6 u$ u& w3 f, v/ y! m1 s
司马迁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但读书的人都尊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1 X9 w7 l) J7 H' T. O9 t0 ?
$ d% K1 w! V% Q; w" Q. T% O. m
司马迁的评价是很中肯的。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 ' k1 L! W( \8 Q1 @. ]$ n6 S
当中国的大道在神州大地上流传的时候,与此同时,在同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印度,释迦牟尼的佛法已经弘传开了。 6 T; P! b0 j& B

$ p$ h2 o+ K) B( C! B" _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劫比罗城。其母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于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南部)生下释迦牟尼。后世传说释迦牟尼出生后,前行七步,举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下地下,唯我独尊。”这完全是后人瞎编出来的。这宇宙中有无数的诸天神佛,谁敢妄自尊大?释迦牟尼决不会这么做的。这种说法其实是狂热的宗教感情在作怪。佛陀更乐意看到后人按照他的教法去修行,而不是这样无中生有的吹捧。 " \& G- H  X: ~, Y" S+ G9 j
" B7 W+ q( T! v& k0 O5 K
释迦牟尼从小就具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喜欢思考人生的真理。十九岁的时候,释迦牟尼抛弃了王位,离开了王宫,出家修行。当时的印度,有各种宗派的修炼方法。这些修法,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经存在。释迦牟尼先修 “无想定”三年,最后修成了。但他认为那不是道,不是究竟,就舍弃了。释迦牟尼又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最后达到了这个境界。但他发现那也不是道,所以又丢掉不要了。释迦牟尼两次“知非即舍”,当时再也找不到明师,只好自己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个干果,饿得不成人形。他这样苦修,是要找出一个真理来。但是六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也不是道,就下山去了。 + n" E* H" b+ F% d* l

! N2 K4 \8 X) I% x) |! t释迦牟尼来到恒河边。瘦弱的他饿得实在撑不住了,昏倒在河边。恰好有一个牧羊女经过,供养他很好的乳酪,释迦牟尼得到了营养,恢复了体力。但他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能够指导他的明师,便渡过恒河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
! i, @2 }* s3 Z' [7 E' h7 z! M" m9 T: p7 S6 R. }, [# z3 `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凌晨,他抬头望天,看到了天上的明星。这一望,神通与功能瞬间炸开,他的思维在刹那间被打开,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以前修炼的东西,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及种种开悟后应该知道的事情。由于开悟时释放出的能量冲击波,很大的一个地理范围在释迦牟尼开悟的那一瞬间震动起来。当时的人认为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山崩和海啸,其实是释迦牟尼佛开悟所致。当然,佛的能量是慈悲的,不会伤害到人。释迦牟尼知道自己得道了,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开悟后的智慧与能力。经过十二年艰苦卓绝的修行,释迦牟尼佛终于睹明星而悟道。之后,释迦牟尼佛便开始了四十九年的传法生涯。 & ~! J6 I# ^$ n* O  S& r4 V. S
, B$ E$ ?* Y7 Z3 v# b$ K5 \3 w
释迦牟尼佛那一法门的特点叫作“戒、定、慧”。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欲望和执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开悟开慧。大藏经多少万卷,都不离这三个字。当然,它具体的表述铺展开来相当庞杂,但其实质就是这三个字。
; J3 r9 R2 `1 \% M
0 W0 L& M5 b, s7 ?  i当时,印度有八种宗教同时流传。释迦牟尼所传的佛法和另外七种宗教一直发生着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当时的婆罗门教势力很大,与释迦牟尼佛的争论最多。! K0 k/ X$ ?/ ?  x' I$ ?4 d
# M8 b! V8 q2 R1 V" i
人们的所言所行都与史前佛的教诲相违背了。这样,婆罗门教就走入了末法。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便在印度传播开来。因为释迦牟尼佛传的是正法,在传法过程当中,释迦牟尼佛不断驳倒其他宗教的教理,所以不断有外道中人舍弃外道皈依佛教。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原先是婆罗门外道,他与释迦牟尼佛辩论,知道释迦牟尼佛传的是正法,就离开婆罗门成为释迦牟尼佛最有智慧的弟子。这样,释迦牟尼的佛法越来越强盛,而其他宗教就越来越衰微。佛法渐为其他宗教所不容。宗教之间的矛盾激化到最后,出现了裸形外道杀害佛弟子的事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裸形外道从山上推下的滚石压死,成为佛弟子中第一个殉教弟子。外道还把佛的弟子抓去,投入火坑,或绑在柱子上用箭射死。佛灭度后,佛的弟子曾被五百人一个单位地砍头。这些迫害事件都是非常令人悲痛的!
; x3 E$ k6 H$ N
0 H, ], }2 x4 [3 }4 ^* X- q在释迦牟尼佛涅?以后,其他宗教又开始兴盛起来。印度的佛教经过多次改良,最后结合了婆罗门教的东西,演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再信释迦牟尼,也不供奉什么佛了。所以,佛教在印度产生,最后却在印度消失了。然而在东南亚,在中国等地,佛法广泛地传播开来,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文化。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这几位东方的大教育家也应当打出把上方宝剑,说他们是玉皇大帝(可是耶和华哦,别搞错)派来的。哪个不信他们的话,让哪个下地狱。0 I  |4 O& i# W* C3 l

! a* S  y' ~4 i' o3 S; U东方大德们太理性、太温柔!(都没有被杀流血什麽的)  应该来个混的、横的、恐怖的!整得神点就高了!最后东方的败给西方的了吧!
$ n% E& a" J- Q0 X( b1 z
: b1 g6 l2 q7 D. ^) p4 k8 ?/ B' f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12-11 19:32 编辑 ]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的道是一个,圣人应化世间,根本都是为这个而来,唯责任使命不同而已。因为修行是有次第的。
6 ~% }& i/ b) c. k* T“东土福因成就,解脱缘熟,故感大教东渐,祖师西来。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先开,大小乘经然后可信。真丹既然,十方亦尔。”《清净法行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光净菩萨,彼称仲尼;迦叶菩萨,彼称老子。”仲尼以敦伦尽分为怀,老子则掊击尔智;菩萨以普度众生为愿,如来则荡涤其心。先培植道德文明,开拓大乘气象;后摄入大圆觉海,咸令顿证无生。世尊以无量方便教化天下,善巧之至。复以无量方便传承付嘱,成就末世群生。”
! x' r& B$ b% q* {  ——择自元音老人《心经抉隐》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很反感孔子, 对佛陀也不可值否。 对中国的道家最为喜欢。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3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先培植道德文明,开拓大乘气象;后摄入大圆觉海,咸令顿证无生。世尊以无量方便教化天下,善巧之至。复以无量方便传承付嘱,成就末世群生。
老柳教车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京老二 于 2008-12-12 13:22 发表
$ D* h4 r4 X" n9 Q2 |0 Y个人很反感孔子, 对佛陀也不可值否。 对中国的道家最为喜欢。

* R5 }* s& M. n/ L( r. H
! {6 ~+ @: }: d/ G大乘佛法能在中土扎根开花,就是因为有孔子的人道基础、老子的禅定天道基础,才有可能去修人天道之上的无上佛道。0 C, Q4 D; O) a5 S# e

/ n8 `* n% E7 T2 r' \我等末世罪业凡夫,做人没个人样、做禅没个腿子样,却上来学无上佛法,岂不是定要跌个鼻青脸肿。
+ Z' \% h% O6 Z- P5 c% C
. h  f) ]/ R* I2 G% k5 w赶紧反省去了!
: X7 X( ]# F' S, V/ W
2 ~4 ~6 `9 ^; L0 `! p/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12-13 17:44 编辑 ]
大型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8 02:48 , Processed in 0.16432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