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助学路上一十四载 F. L' U9 n! B, o
/ K5 g/ z/ S- V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江诗信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但对于多数武汉市民来说,这是一位用自己的方式做着事业的独特老人。
0 j% w. g8 \" T" k, e7 Y0 H2 \ C5 |# [# V) s3 O
1935年5月出生的江诗信原籍湖北郧西县,1985年,从洪山区水产局严西湖渔场离休。在多数人看来,离休是精彩一生的结局,而对江诗信而言,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1 h, P' U5 I4 w# D
$ K ?) p- S) m$ }" e6 P江诗信自学摄影,并以“家乡美”为主题在郧西、红安等革命老区采风,记录“山乡巨变”。没料到两个闯进他镜头的小女孩,不仅使他轻松欢快的摄影脚步变得沉重,更直接改变了他晚年的人生轨迹。 0 r5 c* S% A+ ~+ D% S
$ M2 F) P& N+ d8 _% A1992年春天,江诗信在丹江口市陈泉沟村见到一个衣衫破烂、打着赤脚的小女孩,她赶着猪,一路尾随在一群刚刚放学的小学生背后。“怎么不去上学?”小女孩说,爸死了,妈改嫁了,剩下她和哥哥。这个名叫罗姣姣的女孩说着说着就哭了。江诗信当场掏出80元,让兄妹俩走进了教室。 ' ~1 K. O, f2 p- L; ]! s
' P) |% y: O% N在红安县熊家河村所见的一幕再次震动了他:一个小姑娘在家门口一边煎药,一边看书。由于太专注,左手一不小心伸进了药罐,烫起了一串水泡。交谈中江诗信知道小姑娘名叫张晓丽,父亲去世,母亲卧床不起,幼小的她辍学扛起了一个家。这一次,江诗信从路费中挤出100元送给了张晓丽。
0 @% b4 J( p+ k- m! w9 W
1 r2 Q' Z3 E, \* C3 S$ r) _苦孩子们在江诗信的镜头里定格,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头上。他立下志愿:“有生之年,要让100个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 [2 ~& Y4 \" ~! v
1 R, W% o; I& d2 K% C9 y, ^
“14年来,他终日奔波在鄂、豫、陕三省15个县市的600多个村庄中,走过的28万公里路程够绕地球7圈。”昨晚,武汉市洪山区区委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 r2 A7 @; \+ M/ X, y! }9 c: ~1 t1 o
, ?0 ?+ c; a& Q/ M
1999年腊月十八,郧西飘着鹅毛大雪,江诗信听说家住祖师殿村的张斌和张秀凤兄妹俩又辍学了。 : @! n0 {, J+ h: n% d7 u, E+ g
- \3 A' x6 ~8 ]! ^, K/ ~第二天清晨,他穿着草鞋上路。途中要翻越一座海拔1330米、当地最高的山峰。到了中午,江诗信的体力逐渐下降,每走一段路都要出一身汗。他从布包里掏出冰冷的馒头,放在胸前焐热,啃几圈后再焐、再吃。一路跌跌撞撞,到傍晚6时才到张斌家里。第二天,他便带着两个孩子返回三官洞乡中心小学,掏钱办住读手续,并承担所有学费和生活费。这一次老人大病了一场,在乡卫生院整整躺了3天。 : r- s3 n7 q1 U+ K/ W
?5 e6 c# G1 ^3 b/ R& }( X, v1996年6月,经过70多天连续劳累的江诗信来到红安县双河村时,腿一软,晕倒在村旁。在一连打了4天针都不见丝毫好转后,江诗信躺在病床上,感到自己的生命似乎就要走到终点,他急急地写下了“遗书”--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人间,请我的妻子儿女不要悲伤,不要怀念,只希望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让贫困的孩子如我在世一样得到救援。” - Y5 H7 \# _: B* v! ~6 t7 z* C
$ [# ^" w9 a, ~6 ^2 u这些年,被江老感召所“飞”来的捐款,估计在200万~400万元左右。
( Y+ v# q9 j: U Q C h$ c$ e: H) s: z
倾家荡产苦了家里人 ' I% d" ^7 B2 N7 _# G
9 V. Y# \. w6 A& h; o老人的突然离去,使江家陷入巨大的悲痛。昨日上午,记者致电老人的儿子江斌,电话中的他声音低沉,他不愿意过多谈论老人的事情。他说,“父亲刚走,我们只想安静”。 c) ^7 ~5 y, i; D6 _! `
# M7 r7 R+ s( k5 l/ U/ Z$ `一直帮着处理后事的洪山区区委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家人都很悲痛,有许多媒体都想采访,但儿子很悲痛没办法回忆这个事情,女儿的嗓子都哭哑了,说不出话来,而老太太都晕过去好几次了。”
. f7 o4 h: S+ o* y6 I" `7 j* j; O5 y7 b. |
照片上的江诗信,双颊深凹、皮肤黝黑。他的同事说他从来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每天只吃两顿,身穿别人送的旧衣服。“瞧他瘦的!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
$ Q) H% M2 Z( }! A
) a; L4 u3 |" d. _+ B/ l4 |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老伴近年来也不得不实行一定的“经济封锁”,“家里本来就穷,他硬是把离休费一分不留地用在山里伢身上,真是苦了家里人。” $ L2 O$ S6 }2 Z z3 v, R5 M
6 N8 Y* b, B( h) ]- Q+ C“你问问他,尽到做丈夫的责任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姑娘中考584分,没读成高中,儿子也没有读大学。他从来不操家里的心。我几次问他:老江,这个家你还要不要?说是离休干部,到现在还是住的宿舍,顶层,总是漏雨。你看屋里有个像样的东西没有?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冰箱是女儿送的,地板砖、窗户都是女儿出钱装修的,电视机、空调是联通公司捐的。他也不顾自己的身体,早晨买两个馍馍吃两餐,他走的这条路啊,特别艰难……”
* V5 H- r }$ y7 H* o8 M' P( r# G+ p$ ~2 g4 K$ }
“他从不生气,从不还嘴,你说得再狠,他像没听到。”李玉珍说:“等我气消了,他慢慢和我谈,说他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8 }% u+ p4 W7 e3 s/ | m+ d5 G2 D1 G/ q+ u* e/ e2 J
跪谢大礼送别老人
9 g$ o, M( G4 v$ v- b. B0 B* \# V, Y8 q$ m: ^! f# I4 |! m
11月26日上午8时,武昌殡仪馆内聚满了自发前来送别老人的受助家长和孩子。他们以跪谢大礼来悼念老人。
" H7 g5 Y7 l+ P1 ]* Q* O% c0 b( }' G; [: Y
《楚天都市报》机动部主任韦忠南由于工作的缘故,在多年前就与老人相识。
, \* e+ s6 w: C* h4 O1 G& c) A
+ _. S& {4 Y3 k: a; N“在江诗信14年的帮扶生涯中,他的功绩不仅仅在于拿出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更重要的是去收集他们的资料,寻找这些人。多年来,他都在寻找那些窝在深山里,不知道外面世界为何物的苦难孩子,本来这些孩子的生活是封闭的,是江诗信帮他们看到了山外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