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 Gottman提出了五个步骤。. k+ D0 r, i" [. I) D
; o8 ~% ~) G- _+ l
第一步:Be Aware of Emotions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E: _& w6 w( X5 j9 z) ~3 ^3 u7 V
8 z! o6 i$ [1 P7 a* t这是最难的一步,尤其对于爸爸来说更加艰难。为什么呢?我们自小的教育就是不接纳负面情绪的。我们大多数的父母都属于emotion disapproving parent 或者emotion dismissing parent。父母整日奔波,哪有时间坐下来问问你为什么伤心为什么难过,你老老实实好好读书好好帮着做家事才要紧。) ~% d& u' J+ W
6 L% F) w5 H: i" M6 O4 D所以我们没有样本,没有榜样可以学;不但没有榜样,还会受父母影响拒绝接受自己和孩子的负面情绪。
& Y* L. I$ j4 V- G
u- S) L9 D. g; N- f这个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如果不接受这个观念,那么下一步基本上没法走。
5 A$ \5 T9 _) ]7 L! L情绪是一个人情感世界的DNA。一般来说,包括我们成年人,都是关系近了一起经历过很多风浪彼此非常信任了才有可能一起骂别人,表达发泄对别人的不满,而对不太熟悉的人是不会轻易这么做的。甚至有的人,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即使只是自己一个人,都不会去理会自己有什么情绪和什么不满。
& W7 X( O+ T. m7 c- L" n2 B0 G# q- t* y) C( r2 r
其实真的不必视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 N" f1 x$ r' \ O$ J, [3 K6 M d: a
) N$ z ]* ^( K" S4 u如果父母开始接受负面情绪可以存在,在孩子有愤怒,伤心或者害怕情绪的时候不去指责和批评,那么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a. {$ i- N0 d) u5 k
( s/ S: c4 Q" i2 ]$ ]2 [7 |
孩子的情绪是emotion,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反应叫meta-emotion,这两者都需要关注。9 ?$ i4 l. ]: J% O8 Y2 r7 d" N- P
/ a% u; Y" S: V4 ?# m* i9 w( w: C父母有情绪反应很正常的,先接受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学习接受孩子的情绪。
: }6 t' K! B8 n1 {# i7 b8 k: v, `6 P
第二步:Connect with Your Child跟孩子关系密切
3 P4 s; D8 L. _% R; E# U6 V5 D
) M0 M) E/ d' { D' l$ J. @' q在接受的负面情绪的基础上,父母要学会慢慢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观察孩子伤心时,生气时,激动时都是什么肢体语言,什么表情。有的孩子比较外向,一生气直接就摔东西了,父母不用眼睛看听都听得到;而有的孩子非常内向,伤心了会默默地走开,一个人找地方舔伤口去了。& u1 |6 W. n# p T' b6 u4 m
* ? c0 X7 i# n( L0 n7 P前者容易引起父母注意,父母面对的陷阱就是太过于忙着纠正他的行为。但就算有陷阱,也是父母跟孩子的一种互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即使被父母打过,也因为父母跟他互动的亲密而原谅父母,照样长成一个健康活泼的人。
, o2 z5 ^2 y7 E3 y6 _ G; W% V; W8 J7 K s1 E7 Q* H; {
后者呢,比较容易被父母忽略,孩子慢慢久了就会跟父母在心里筑一道墙,这道墙在婴幼儿阶段不明显,到了青少年阶段以后就会显露出来,比如跟父母疏远,没有办法把心里话告诉父母,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处理,因为觉得背后没有支持。7 T: ?/ t0 K, P K7 Z7 i8 g
8 s& N/ M h9 [& P9 U所以,不管孩子内向还是外向,关系亲密是关键。亲密是靠多观察,多了解,多互动来实现的。5 P4 j( Y4 i/ V, ]/ K$ @( {
6 \( Q+ Z5 r D1 w$ v5 V4 z
' g9 H& L, N, z! @0 D# H
第三步:Listen to Your Child倾听你的孩子7 z: E+ D4 e, {" i4 @
4 Y" o) P( O* e: X5 x0 F0 N
1 t+ d7 C4 `8 p+ K倾听是情绪疏导非常关键的一步。父母如果太容易自己先下结论,把孩子的情绪贴了标签那么就不会费心听孩子说。心里想的是:切,什么呀,你就是想吃糖,所以拿想外公做借口。# l' _- d' p3 Q* J
9 R f6 p. |! K0 }, r' H* q1 H
其实可能孩子真的是想外公了,因为外公给他糖吃。如果这时候父母听了孩子的话,并且认同他的感觉说:“你想外公了,因为他给你糖吃对不对?”孩子会点头,然后接着说:“外公很爱你,外公还带你去打过秋千呢是不是?”孩子因为父母认可了他想外公的这种感受,脑子里面的乱七八糟的连线一下子就会理顺很多。
% o& F' E9 K: \2 Q6 C: g7 |' W; h# \: ]
这种倾听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知道父母认真倾听,好好了解他了,那么他自己会以父母为榜样,不知不觉之中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倾听别人了。8 l7 e1 S& {7 }( K
; G0 c' k# G5 W7 U4 `4 n. H( q7 e# Q9 e b. M
第四步:Name Emotions 标明情绪(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步骤), A$ M6 P s6 Y7 s
0 v8 c8 T8 |, P- c8 o o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
" \% t9 q' s6 G& O9 J: R+ J$ @ D6 { o
比如说,孩子在班上被老师批评说:“臭美,一天到晚就会打扮自己,学习不好,还笨,将来肯定没出息!”回到家里孩子跟父母诉苦,哭了。
( S* G) A0 R5 P8 ^1 G6 {/ w6 _8 t- R7 F9 [& |# L( m
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形肯定是生气,大骂老师尖酸刻薄,为人师表居然做这个样子,恨不得立刻到学校找老师算账去。5 M" Z* q; x8 w. W4 U
9 I9 [3 K: B# V( L2 P4 z父母在盛怒之下千万不要忘记最终要的关键不是指责老师如何不好(被自己情绪所牵引),而是首先想到该如何安慰和帮助孩子(先帮助孩子处理她的情绪)。+ E+ A2 s: d" J5 `: m" J# u
$ M; }+ R" X1 M( Z1 G7 y6 ^情绪疏导课堂教的办法是,可以跟孩子说:“老师这么说你,你肯定觉得尴尬和难过,觉得自己当众被羞辱。(You feel humiliated, embarrassed and hurt)”当父母用词汇来描绘孩子的情绪时,孩子首先会恢复理解力,试图把父母说的词跟自己的情绪联系起来,看看说的对不对?这个努力思考的过程,就是情绪的脑部分和理性的脑部分之间连线的过程,这种思考会让孩子脑子里面被烧得很红的那部分冷静下来,情绪的脑好像找到了发泄口,会顺着父母的标明和疏导回到理智层面。
" y7 {2 B1 G8 g6 Y8 i
6 J+ Z- w! N8 O7 I; p从情绪恢复到理智如果可以很快完成过渡,那么就会很快找到合适方式与人沟通,也因为情绪被平息大脑功能恢复,洞察力就会增强,那么何愁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 j5 z8 a0 x, j; y
) n4 i2 Z& [/ ^1 G8 O* r+ M第五步:Find Solutions 找到结论
1 m \# A. l: D1 `9 V2 o \! C
; v: }' I, Q5 y标明情绪是为了帮助孩子情绪的脑先冷静下来,一旦冷静下来之后,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7 [. x8 F2 g/ D! _0 }3 G2 n
w& f5 {. f7 a' D比如有的孩子一生气就喜欢拳打脚踢,破坏玩具。那个时候他脑子里乱成一锅粥,基本上任何话都听不进去。那么这时候步骤四和五要怎么结合起来呢?父母这时候如果可以按耐住自己的情绪说:“嗯,我看的出你是非常生气(furious and mad),我现在给你一支笔,你能不能画出来,告诉我你有多生气呢?”) i, p% K: z0 }/ q) @# A
* H/ N8 _; T! o: H: f) m! d; p孩子拿起笔来,哗啦哗啦使劲哗啦,然后说:“我这么地生气!?”7 f! I) L. n0 ^: G1 X4 ]; M
% b! Q) G: _, M& k* E9 ^然后父母再多提供几张纸,让孩子多画画。然后等孩子平息之后跟他说:“我们下次再生气用画画出来好不好?”/ m! A/ Z0 _, k! {, N$ b! W# J
$ x' L9 S9 H- d3 o* T: ^3 d: \
或者有时候父母如果预测到去做某件事孩子肯定会闹情绪,事先跟孩子商量一个办法,说:“下次带你去买菜如果你难过了,我就把你抱下来让你一个人静一会儿行不行?”或者跟孩子一起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想出有创意的办法来。这个时候因为孩子情绪还没有发作,比较能够跟父母合作事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解决能力的好时机。$ h8 l ^2 a: M
9 M2 T2 O4 f3 H5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先接纳孩子情绪,多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倾听孩子,帮助孩子标明情绪,跟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