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0) 鸡蛋( 0)
|
上周某日,女儿一进门就吵吵嚷嚷:“妈妈,you know what, 今天校长和两名任课老师都来到我们班里,表扬了我。”
$ a |, T( F1 u' I5 t+ t& T1 y& }- J2 p7 [/ Q4 B2 @, N+ U
我说:“你干了什么,学校这么兴师动众地表扬你?”* o9 c$ V; R+ W2 M( M
, {# v- f N# ?. V女儿说:“我帮助了V。”V刚从中国移民到温哥华,这是在加拿大头一个学期。上课听不懂,作业看不懂。女儿是她的小翻译。帮助她完成课业。
8 s& R- \" [- A) h2 D% f! v B& i( u
我说:“不是刚开学,校长就表扬过你了吗?怎么今天又表扬了一次?”
. R: h% j, P k- e$ J! W, H) f6 ?8 _1 I1 S6 `* g
女儿说:“校长说,表扬我,是因为我肯一直地帮助她。”
' R7 p% T# a* j! h: n7 Q9 {) f) I* X* }3 f
我说,妈妈为你骄傲。
' B& c* ?2 n8 J/ x$ B
6 K. y" H' C; V9 _+ c/ g0 n/ c# a1 P) w我认识V 和她的父母,是在开学第一天。这一天,也是女儿在温哥华的头一个学期。大人孩子其实都还是有点紧张。早早去了,在学校门前等。女儿嘟囔:“还不知道分在哪个班。”没过几分钟,就听到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妈妈,你知道我会分在哪个班?”一抬头,我们看到了V。我跟女儿说:“你看,也不是你一个人不知道在哪个班吧。”这样一来,大人孩子就都认识了。巧的是,两个孩子同岁。# ]2 K1 n/ B6 k5 ^1 f
0 Z/ D2 O/ x. p" \$ J8 k
在分班前,女儿和老师说:“V英文不够好。我可以帮助她。”因此,V就和女儿成了同班同学。3 T: c4 j3 G( i2 I" j
7 d/ U; P3 U6 b0 x
第二天,女儿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现在有了一个好朋友。就是V。”我表达了我的高兴,也有顾虑:“那个孩子的家庭条件太好,你和她能不能当长久的朋友。妈妈不知道。”
8 x( M |, C! {; V1 f
. B4 s/ P4 W1 ]7 m- l3 L女儿奇怪:“妈,你都没跟她的爸妈说两句话,怎么知道她的家庭条件好。”3 ~ `+ J8 F5 S8 U" ~. O1 a
" Z- @& r0 `& k# S: k
我说:“你看不出来。那孩子爸爸一条皮带的价格,比你妈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Y3 O% f& O! N' p) l1 `! m+ U
+ h2 a' _7 S( G& g# n# x5 r6 i6 W
因为V和她的父母英语都不够好,因此需要我女儿帮忙的小地方很多。学校搞个活动,孩子订个午饭,在区里报个活动班什么的。刚开始女儿还跟我打个招呼,说哪天下午要稍微晚一点回家,帮着做个翻译。后来知道我肯定同意,也就不跟我说了。
' Y0 f1 q. i, N8 s
- m$ `% g8 r6 N, J一般是,下午放学以后,女儿回家弹弹琴,看看书,做做手工,上上网。V去上课外补习班。晚上,两个孩子就在QQ上视频,有时是学校布置的作业,有时是V的补习班的功课,V把不懂的英文问题敲进来,女儿给她解答。或者V不会英文的时候,说中文,女儿一句句地翻给她听。
, L) N) {- l$ P4 R0 O, n/ d3 \2 Y7 h+ T* w" P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女儿有一天不是很开心。她说现在的朋友,不如原先学校的好。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你看,V找我的时候,都是功课需要帮忙的时候。其他时候不找我。而原先的朋友,想我的时候,就来找我。她们不一样。”
4 M, A1 _% [$ S1 Z, Q" X9 d6 F
1 y6 \: `% e& A
% Q* I9 b8 }7 b' [/ o7 [我很正色地说:“我不是因为V的家庭条件好,而鼓励你和她来往。V是我很喜欢的女孩,性格温和,懂事懂礼貌,没有一点富家女的娇纵。我希望你也能学到她品性上的优点。V的父母,给她报了那么多活动班,补习班,她自己哪有什么时间和你玩。再说,你原来的朋友,和你都是土生土长的ABC,能聊的话题很多。而V刚来,这里小孩喜欢的东西也不清楚。她父母的生活内容,和妈妈的完全不同。其实除了功课,你俩的生活交集几乎没有。你要是这么想,就会理解。”女儿点点头。以后和V照常交流功课,一起玩耍。慢慢成了班里最好的朋友。; H, i4 B6 m# L, T( F/ W
# a" T3 k2 G9 |2 s/ F, T0 D
8 A% T' ~# N( P( b
期中,老师会和家长一对一地简短沟通。老师对女儿从学习到性格,夸了一番。我忽然想到,怎么不提女儿帮助V的事情。就自己提了出来,老师马上接着话头夸女儿。察言观色下,我知道老师的顾虑,因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是来学校学习知识的,而不是来帮助其他孩子的。我马上摆明自己的态度,我支持孩子帮助他人。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如果V不能甩掉我女儿的翻译这个拐杖,她的英文进步会很慢。
& W3 n* d. ?% x1 L$ w0 N6 u* y C0 z. S) @
+ k* T3 u }7 ?和老师会后几周,V就被调了个位置,放在另一个中国孩子身边。这个中国孩子,在温哥华两年。英语比女儿还是有不小差距,但是中文比女儿好。她以前也会不时地帮助V。可是当V坐在她身边,需要她每天每时的帮助时,这个孩子就不耐烦了。对于V的问题,就当听不见。这个班现在的座位摆放呈回字型,V就遥遥坐在女儿对面。当听不懂的时候,就如唇语般问女儿:“老师现在要做什么?”女儿用手指指她身边的同学,意思是让V请同桌帮忙。V摇摇头。说:“她不告诉我。”几天后,老师就允许V走到对面的座位,问女儿。可是频繁走动会打断课堂节奏,遮挡其他孩子和老师的视线交流,所以又过了几天,老师就把女儿换到V身边。9 v& i+ V. o1 f! \
7 `; e! _( X1 n8 c& V2 r' i这件事女儿和我谈起时,我说:“我很愿意你帮助V。你在帮助她的过程里,也在学习啊。你会把老师教过的东西,再复习一遍。而且要把这些学过的东西,从英文变成中文,还要用你们孩子能懂的话讲出来。这比你学校功课的难度大多了。爱帮助别人而感到开心,你将来会有很多朋友。妈妈特别高兴。V这样的孩子,老师也会头疼,你这样做,也是帮助了老师。老师对你也会很好。帮助V,你得到的,比V得到的还多。”
" J* V' }& X+ g9 K7 s0 R0 A
8 V/ y& A* s. i1 e: M' X; X女儿赞同说,V的法文老师,对于V什么都听不懂就很不耐烦。他找校长,要求免掉V的法语课,被校长拒绝了。校长说,反正大多数小孩都不太懂,还是让V跟着上。V的法文老师,就在班上提问做题时,有意地把V空过去。
7 n1 T& f6 }: i4 `5 ^" {
. x+ m3 E' b# i& f: q万圣节的时候,V的母亲载着两个孩子到我公司办公楼底下,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让孩子到她家过节。我知道她家那几条街,哪里会有什么糖讨,本意不让孩子去,但是拘着面子,说不出不字。等下了班,到V家的时候,发现V的父亲已经炒了七八碟菜,特意招待我们母女。
" b; l" ^! s3 H& r M6 `9 l! O$ @+ \9 V
从V家回来的路上,女儿说:“他家这里都没有人办万圣节。我们出去看了看,都没有南瓜灯摆出来。”我说:“这里是豪富区里的豪富街。每个房子都相隔那么远。还有些房子有私路,保护豪富的隐私。这么重视隐私的地方,哪里会欢迎陌生的孩子上门讨糖。再说,从一个房子走到另一个房子要走那么远的路,小孩子不愿意走,也走不远。所以你要讨糖,就不能到这个地方。”
4 L+ N8 m& B( ?1 f: z8 q! c; u
% {0 j3 r) k* D9 p" |' A6 p( Y女儿说:“V的爸妈对我真好。因为我肯帮助V的功课。”, X5 x3 h1 L- @
! w# @! y* \, L3 `
我说:“我倒觉得不是功课。她家那么有钱,难道还雇不起私教吗?再说你们小学生,学的东西哪有那么难。可是V在班里,因为听不懂,肯定很受欺负。”
/ N w! ]; d1 S) V; ]8 d c' U/ ~1 Y* s% z& g
女儿说:“还好啊。那些只说英文的孩子,只是不和V说话。有些孩子嘲笑V,V也听不懂。”$ D+ f; D" Q( ?7 _
( a T; m: M3 z5 n" R
我说:“这还不严重啊。你们同学大多都不理她,看不起她,她听不懂,难道感觉不到啊?你肯帮她课业,又和她玩,她在学校的日子就没那么难受孤单。这才是她爸妈更感谢你的地方。”- P" [! n x( W8 u
" P# D+ D( P; e- B
女儿说:“妈妈,你看我们没钱,我学习好,在班里受欺负。她家那么有钱,在班里也受欺负。”
; p8 K) W! m. h$ ]; Y
9 j" \8 F* b; j. e( C我说:“我不是跟你说了,钱又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过光学习好,没有钱,也有一堆问题。你现在看明白了,那些欺负人的同学,反正总有理由欺负人。”
1 j* W# e$ y2 B3 k7 X
3 {6 ~6 s/ o+ S5 B& |女儿说:“对啊。这次校长表扬我,M(白人女同学)就直在那里翻白眼。”# H2 a q3 X6 X2 D, ^! a
) P- f2 ~7 l2 N! [3 N
& b" ^ b0 n: g) a
我说:“理她干什么。V家有钱,M可以想,别看你家有钱,你啥也不懂。所以在V前,M有心理上的优越感。可是在你面前,你家庭条件不如她,又是中国人,学习好她太多,她很难受。凡是欺负别人的人,都是不快乐的人。”3 K/ V; X" k% }) B# [0 m
: ?4 v: G6 @* R, u* E女儿说:“这周老师做一个project,要两个人一组,自己找partner.M还有其他两个平时欺负我最凶的女孩,都要和我一组。”
5 y6 A2 F" C4 B. D% g$ H; Q. Q
# E4 Z7 w7 F. Q _5 s# s9 _我说:“她们知道和你一组,分数容易高。这时,你们的关系,从competitive会变成cooperative, 她们的态度就变了。”" |+ L3 M/ C0 E
" k$ y) _" g; O; l* R7 ^% S女儿说:“我说了谢谢。我就和V一组。今天我们查了成绩。我们这一组拿了满分。”
7 f% c$ I8 P* v/ l# e( R6 H' x' n5 I' u( ^& R
我说:“宝贝,你不想想,怎样才能使你和那些欺负你的人,关系从竞争变成合作呢?”* X+ ^9 g6 l/ D/ [
! N0 X5 p/ L* S4 R7 `女儿说:“谢谢。 Not in a million years, not in a billion years will I ever want to be their friend 。 ”
@+ c, c) l" ~# |. t/ X, p( x
. n5 E# H1 i1 T我摇摇头。终究是小孩。不过,这样淋漓肆意,一定要做意气之争,才是孩子吧。
f3 I( M4 ]0 H2 v; R" o; J. z) v
孩子的班,就是一个小社会,人性也会在相处中暴露无遗。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给了孩子正确的指导。就只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