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9|回复: 0

基督教福音连载11 谁 是 真 神(3) 基督教-游子吟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1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三十年代耶稣受难、复活、升天之后由耶稣的门徒建立。基督教会虽不是由耶稣亲手所设,但由接受耶稣作个人救主和生命主宰的人群所组成,耶稣是教会的主。教会起初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后向犹太全地、撒玛利亚传开。经过三十年左右,已传进亚、欧、非三洲。基督教会先后受到犹太教和当时统治欧、亚、非各洲的罗马政府的迫害。君士坦丁于公元三二三年统一罗马帝国,自尊为皇帝,并归依了基督教。基督教由受逼迫一跃成为国教。君士坦丁下旨劝勉国民做基督徒,并给教会很多特权,如教产可以免税,信徒可以免服兵役,主日成为假日,信徒可充任各种官职等。这一方面大大促进了教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投机分子、信仰不纯者大量涌入教会,使教会在各方面发生混乱。
$ l& A" }% k+ o  C( k: T6 ~. f1 N0 g8 L
+ e+ T* k, C4 X% w7 p* u  君士坦丁于公元三三○年把罗马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而后君士坦丁堡的主教起来与罗马主教争夺领导权,最后决裂。君士坦丁堡主教自称“主教长”,他所领导的教会即东正教会;罗马主教自称“教皇”,其所领导的教会称为天主教会。政教合一使教会组织政治化、行事世俗化,用人意代替《圣经》,将教皇神化,提倡教皇无误论,并不准一般信徒读《圣经》。到中世纪,教会已堕落在黑暗之中。十六世纪,在马丁路得、加尔文和慈运理等人的领导下,欧洲各国掀起改教运动,要使基督教回复初期教会的信仰,并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当今,基督教在全世界,尤其欧美各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在中国大陆正迅速传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天主教徒十亿四千万人,东正教徒两亿二千三百万人 1,更正教(基督教) 徒六亿三千八百万人2,等等,敬拜耶稣基督的共计十九亿三千万人3。
, n3 z2 X$ y/ c; O
# w3 j: z1 B5 F+ h基督教的基本信仰
, E7 ?% }% y- e' I5 |5 z# q- {  B4 B) y! N+ C" ~$ @4 E) N
  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可以用第二世纪教会所制订的《使徒信经》体现出来:“我信神,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神独生之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上,死了、葬了、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神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基督教相信,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是万物的主宰。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的。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对神的悖逆,被逐出伊甸园,使人与神的交往中断,从此人活在罪中不能自拔。公义的、绝不以有罪为无罪的神,为拯救人类,差他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用人所能理解的话语向人们宣讲天国的道理。耶稣无罪受难,将世人的罪集中在自己身上,接受神的审判,替万人作了赎罪祭。完成了神的救赎计划后,耶稣从死里复活,升天了。一切相信他的人,其罪就被耶稣在十字架上流的血洗净,成为神国的儿女,进入永生。了解耶稣的救恩而不信者,将仍活在罪中,只能与公义、圣洁的神永远隔绝,进入永远的黑暗和死亡之中。现正处于世界的末日,耶稣很快将再次降临世间,审判活人、死人。信耶稣者将升入天堂,不信的人将下到地狱。基督教还相信,六十六卷旧约和新约《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是信徒生活和信仰的唯一准则。 ' `3 g, `5 v# @. g# R4 I6 u( I9 v# ?+ E

( x+ T5 M4 L2 U1 A) i$ E5 R# {: M奇妙的耶稣 6 `2 [8 O6 I# E: d) \

% J0 v9 b. C1 D5 s) t  英国著名的布道家司布真精辟地指出:“基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中心事实。在他之前的一切都前瞻著他,在他之後的一切则都回顾著他。历史的所有发展都汇集于他一身” 4。英国大百科全书用了两万多个字来写耶稣,其篇幅远远超过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凯撒、亚力山大、释迦牟尼和穆罕默德的记述。现今全世界都以耶稣的降生年作为公元元年,都把他复活的周日作为公休日。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人无法企及的。
6 g- G2 v6 c/ ^3 d7 @* E4 X8 c
+ b2 [/ S  z/ t/ u  拿破仑曾经说过:“基督存在的本质是奥秘的,我并不明白。但我明白一件事,他能满足人心。拒绝他,世界就成了一个费解的谜;相信他,人类的历史就可以找到圆满的答案” 5。 “我知道人,但耶稣不单是人,世人与他是无法相比的。亚历山大、凯撒、查理曼大帝与我都建立过大帝国,但我们建国靠的是什么呢?靠武力。但耶稣以爱建立他的国度,光是在这一时刻,世间就有成千成万的人愿为他抛头颅、洒热血”6。 2 J/ f8 m6 B8 `! T4 t: i

; g6 P& m. D/ b$ a& z7 l  有人问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尔士(H. G. Wells),谁是影响人类历史最甚之人时,他回答说,“若按历史的标准来决定,此人非耶稣莫属” 7。连哥德这样一位对基督教持有偏见的天才,当他晚年回顾辽阔的历史领域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神真要来到世间,他必然是出现在耶稣这人身上”8。
- u# x0 q+ M4 m6 V0 G* ^" Y5 z) X& E6 _$ ^! T2 b; _) `# \
  那么,耶稣究竟是怎样的一位神人呢?麦道卫在《铁证待判》一书中曾引用过一张题为〈无可比拟的耶稣〉的福音单张中对耶稣的描述:“在一千九百年以前,一个违反出生律的婴孩诞生了。他生于贫穷,长于卑微,他从未有机会旅行,一生中唯一一次出国的机会,乃是童年时代的一次逃亡。他既缺钱财,又乏影响力。他没有显赫的亲戚,也没有受过正式的教育。但在他尚无知的时候,就有君王因他惊惶。及至孩童的时代,他的话使学问高深的人希奇。到他成年的时代,他操纵自然界,能在巨浪中行走,又能使海平静。他不用药治好无数的病人,而且分文不取。他没有写过一本书,但世界的图书馆中却容纳不下一切有关他的书籍。他从未写过一首歌,但歌颂他的诗歌却多得不可胜数。他从未创立过大学,但世间一切大学生的总和尚不及追随他的人数为多。他从未带领过一支军队,也从未征过一名士兵;他未动过一枪一箭,然而世间没有一位领袖能象他这样拥有无数的志愿军,接受他的命令,不发一枪一炮,就使敌人无条件的投降。他不是心理医生,但他却医治无数心灵痛苦的人。每周的第一天,市面上商业停顿,人们到教堂去崇拜他。希腊、罗马的伟大政治家们的盛名早已消逝,闻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与神学家的名字也从历史上消失,但这个人,知道他名字的人却愈来愈多。虽然经过十九个世纪,他仍然活著。希律王用十字架摧毁不了他,坟墓的门也不能封住他。如今他站在天堂的荣耀当中,被称为神。天使敬拜他,信徒仰慕他,魔鬼惧怕他。这个人是谁呢?他是活著的耶稣基督,我们个人的主与救主” 9。 / ]2 X0 v" o# L- [' e3 E

2 m) ]# h: @& T; a  耶稣既无释迦牟尼那种显赫身世,又没有穆罕默德创教时所拥有的财力和武力。耶稣也不象这两位教主在世时已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他在世时只有十二个门徒,其中一个还出卖了他。当他无辜被钉十字架时,他的门徒大都逃散了。基督教创立近两千年来,教会并非无辜,教会领袖的失败和犯罪,曾使教会深蒙耻辱。但是,基督教却依旧保有创教者的特性和榜样,基督教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因为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和源头。一个出身如此卑微、身世如此平凡的人,能这样深刻地影响著人类历史的进程,是因为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由神降世、道成肉身的人。 $ o! }2 E" F4 m: g

: }9 e) h' G! W, o' Z耶稣的历史性
. X1 w9 [3 w# t8 i" B; [
* g" o" g+ t1 h* G7 o  耶稣在人类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但耶稣是真有其人呢,还是基督教的理想主义者为拯救人类道德而虚构出的一个人物呢?回答是肯定的,耶稣曾经生活在地球上。正如戴马雷斯在《耶稣是谁》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基督教若没有真实、历史性的耶稣,就象维多利亚时代没有维多利亚女王一样荒谬无稽”10。
& T8 t* }7 A4 g8 h. L2 ^, z6 M
9 O0 w3 ~2 a) h" i  耶稣降生于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小城伯利恒,在犹太的北部省分加利利的拿撒勒城长大。他的肉身母亲玛利亚的丈夫约瑟是一个木匠。耶稣作为木匠的儿子,在贫困、劳苦之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三十个春秋。年满三十岁后,他开始传道。传道生活相当清苦,耶稣自己就如此形容过:“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八20)。这里所说的“人子”,是耶稣对自己的称呼。在这样艰苦、动荡的传道生活中,他的门徒恐怕没有为耶稣庆祝生日的能力。因此,门徒们不清楚耶稣的出生日期是很自然的。耶稣只传了三年道,足迹仅限于巴勒斯坦境内二百哩方圆的范围之内。耶稣被钉死,被人看著是罗马帝国的边陲省分巴勒斯坦的一个平凡的木匠之死,与耶稣同时代的、巴勒斯坦之外的历史学家根本不会注意到他。直到数百年之后,当基督教的势力扩张,信徒风起云涌之时,历史学家们才猛然惊醒,要去研究、了解耶稣,却已为时过晚。
( X+ P) f* D. e5 N
% t: {3 E9 d* H# i0 E9 m+ n  耶稣的出生日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现在全世界是以耶稣的降生划分公元前和公元后。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是按公元五二五年罗马修道院长丢尼修所计算的耶稣出生年日确定的。但到十七世纪以后,经过学者更详细地考证和计算,发现丢尼修的计算是不准确的。虽然现在的看法仍不一致,但比较普遍的意见认为耶稣的降生是在公元前二到六年。出生的年代不很确定,耶稣诞生的日、月更难于考察。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被定为圣诞节,隆重庆祝耶稣的诞生。其实,十二月月二十五日本是由别的宗教节日逐渐演化为圣诞节的,并非真是耶稣的诞辰。
% g, M# k6 V; @! o( B7 Y. v# Q- j2 K- d/ g. B
  基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新约《圣经》中的四卷福音书成为耶 稣的生平和教训的主要资料来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这四卷福音书是由在三年传道生涯中与耶稣朝夕相处的门徒或与门徒关系十分亲密的人写成的。以四福音书作为耶稣生平的主要来源是否会落入自己证明自己的危险中去呢?不会的。福音书的作者都是耶稣的信徒,他们没有编造瞎话,而是将自己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耶稣的事迹忠实地记录下来,其真实性、准确性已经受了严格考验而倍受史学家们的赞扬和推崇(参见第二章和第四章)。
( q- k  T! K4 Y* V3 O( m5 e& M* I3 D; W3 ?( o* E5 G% t
  除福音书外,耶稣的史料也经早期教会领袖的著作而流传下来。其中著名的有如下几位。坡旅甲(Polycarp),其生时不可考,早年生活亦不详,是使徒约翰的学生,后为示每拿主教。约于公元一五五年在示每拿殉道,时年八十六岁。当地方总督以让他咒骂基督作为释放他的条件时,他回答说:“我事奉他已八十六年了,他对我的作为毫无错误,我怎能亵渎拯救我的主呢?”结果被罗马官府用火烧死。他的著名遗作为《致菲立比人书》。爱任纽(Irenaeus),教父和里昂主教,是坡旅甲的学生,后为主殉道。他是使徒后期第一位神学家,著有《反异教》及《使徒教义的证实》,颇负盛名。俄利根(Origen)生于埃及,十八岁任神学校校长,为亚历山大城著名基督教师。主后二三○年被逐出并殉道于巴勒斯坦。著作甚丰,与奥古士丁在哲学上享有同等地位。优西比乌(Eusebius),主后三一四年受封为该撒利亚主教,被人称为“教会历史之父”,对君士坦丁归依基督教有很大影响。著作很多,极见称于基督教头三百年的教会领袖之中。
# G% ?0 s6 _3 ~* {$ ]: y( n- n2 g# B- Q2 T4 x" w  R+ n$ W# X/ P4 x
  另一著名人物是哲人、护教者犹斯丁(Justin Martyr),撒玛利亚人,受过良好教育,热心追求真理,曾先后深入研究过亚里斯多德哲学、毕达马拉斯学派及柏拉图主义。他对犹太宗教毫无兴趣,独钟柏拉图主义,自以为已快寻见哲学的最高目标、认清神的异象了。一次在海边偶与一年老基督徒相遇,老翁开启了他的心,使他成为基督的信徒。 / L* D( }+ H8 O3 N: d
1 T! M! k* y' G/ w& `6 i4 M
  主后一五○年左右,犹斯丁上书罗马皇帝安东尼庇额士(Antoninus Pius),为基督教辩护。他在上书中引用了来自罗马皇家档案的彼拉多的报告。他说:“‘他们刺穿了我的手、我的脚’这句话是描写钉子如何把耶稣的手、脚钉在十字架上;在他被钉十字架后,钉他的人掷骰子分了他的衣服。这些都是事实,可以从彼拉多下命所记的《行传》中找到。”犹斯丁还说:“凡是基督所行的神迹,都可在彼拉多的《行传》中找到” 11。犹斯丁于主后一六五年殉道于罗马。
- p' g* j" ]0 d% i$ k
( g2 C5 z3 Q' J* q$ H. v5 l2 G  除此之外,耶稣的史迹也被记录在相关的一些非基督徒史学家的著作中。
" N* J9 @0 W- P1 M' Q1 q/ k
3 u# u( _, H; O- ^  新约《圣经》所记载的事迹,涵盖了整个第一世纪(从公元前四年希律王逝世前起,到公元九十五年左右〈启示录〉写成为止)。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史学家。约瑟夫于公元三十七年或三十八年生于耶路撒冷一个非常富有的祭司家庭,受过极高深的教育。他十四岁时就常有学者登门向他请教有关诠释犹太律法的问题。约瑟夫十九岁加入犹太教的法利赛派。公元六十六年他被推为加利利的犹太军的领袖之一,率军反抗罗马人。不幸战败被掳,并归顺罗马政府,在罗马度过晚年。这期间他写了大量作品,详细地记载了许多史实。其中,最著名的两部历史巨著是《犹太战史》(Wars of the Jews)和《犹太古史》(The Antiquities of Jews)。 # Y( g; m1 L; H  E/ ?
. B6 a' I" a1 @9 J; W3 `5 _5 ?
  《犹太古史》记述了犹太人的历史,从远古开始,到公元66年犹太与罗马爆发战争为止。在这部史书中,约瑟夫对耶稣有这样的记述:“这时犹大地出现一名叫耶稣的智者(如果我们能这样称呼他的话),他能行奇迹与奇事,又是许多喜欢追求真理之人的导师。跟随他的人除了犹太人外,也有不少是希腊人。这人就是基督,但罗马巡抚在我们民间领袖的怂恿下,判钉他十字架。起初就爱他的那群人一直没有离弃他,因为他在死后第三天又复活了。众先知曾预言他的复活及许许多多有关他的神迹奇事。基督徒就是从基督得名的,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绝迹”(Antiquities, XVIII《犹太古史》18卷33章)12。 . W& c2 i) n  u- {, [( \

9 j( q( E5 e  `* d  《犹太法典》(The Jewish Talmuds,又音译为《犹太他勒目》)是关于古代律法及其遗传的犹太法典,始于公元一百年,成书于公元四世纪。在该法典的〈智者之书〉中写道: “逾越节的前夕,他们把拿撒勒的耶稣(Jeshua)挂在木头上。在此之前四十天,传令官就布令,传出拿撒勒人耶稣将被乱石击死的消息,因他广传巫术,以欺骗手腕引诱以色列人误入歧途。凡知任何有关此人之事的学者均可前来为他辩护,但是他们当时找不到任何人能为他辩护;于是在逾越节的前夕就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了”13。在犹太人以外最早记载耶稣的是撒玛利亚的史学家他勒(Thallus),其作品大都成于公元五十年左右,可惜已经失传。但在略知的一些片断中,他勒实地记录了耶稣受难时遍地变黑的情景(见第四章〈耶稣复活的证据〉)。
3 @/ G* y! F! `: k6 V9 s& u; C6 W$ v! R( B1 W+ H6 U8 P
  综上所述,耶稣的生平、事迹是有充分史料依据的,耶稣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然而,如果耶稣仅仅是一个人,他已死了近二千年,和我们就没有多大关系了。问题的核心在于,耶稣不仅是人,同时也是神,是取了人形的神。耶稣是三一真神中的圣子的化身,为完成对人类的救赎计划,曾降世为人。从血肉之躯看,他是以色列人的后裔;但从神性看,他早在创世、降世之先,从亘古就存在,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所以,耶稣基督和现代的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 Q( |5 X3 B1 m2 f
, @0 d% @2 O$ X% K, v! L( O
/ X0 O8 z' i7 i
. R- A9 e3 `5 j& R. }* u--------------------------------------------------------------------------------
, n3 Q2 \3 p  D% `+ F, {  k) s( ]1 n3 |: u0 ~" V9 L
注释( J! w3 _! W" u$ X. w; B/ _5 s2 a+ @
1. Robert Famighetti; (Editorial Director), 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 (New Jersey, 1999), 页687。 1 q4 k, N5 ^1 I: `  z

; ^: y$ s  X) [2. 《大使命》季刊,第二十二期(美国:大使命中心,一九九九年二月),页42。 7 u: l$ i! a1 I6 C# \2 W

$ |1 f3 s) J. f3. 同1。 # ^; q& V# V  i  r
; N4 ^5 @2 h+ l; q& N
4. Bruce A. Demarest著,《耶稣是谁?》严彩秀译(香港:活泉出版社,1990),页2。
6 r/ I7 Z( B/ f: l6 y' A) \. [- d! L& R1 @
5. Josh McDowell著,《铁证待判》,韩伟等译(美国:更新传道会,1993),页185。 8 e. c" x; F' F$ c+ q( r

2 f0 V9 i; i7 R' P6. 同5,页177,引自 Klausner, Joseph. Jesus of Nazareth,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46, P. 56。 * S* \, |* [) o# p; b- e( {
$ [9 E- G4 n( E; x5 G
7. 同5,页178,引自 Montgomery, John Warwick. History and Christianity, Illinois: Inter-Varsity, 1971, P. 163。
7 B6 }4 l6 E* O, p5 p
) _' S6 Y+ v9 |3 s) E5 ^. V$ ?8. 同5,页178,引自 Sanders, C. Introduction in Research in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 New York: Macmillan Co., 1952, P. 110。
1 ~) G8 ?8 G* W' o6 J9 m  q9 s: m' t% o, {
9. 同5,引自Skilton, John H.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cripture. The Infallible Word (a symposium). 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 1946. 4 x2 A3 D% Q" `8 q5 r' o0 U1 b

& Z# S" T" d5 V: N10. 同4,页4。 + E; r" j& x: w4 f

( H2 K/ Z& e$ K" U/ r6 W8 f! M  A11. 同5,页115。
- _9 |, n. H, X; Y% O2 B% j" {
7 f% ]$ }* h6 h- X& O12. 同5,页112。
$ K7 F( R( T0 M$ ^
8 ^8 N5 r3 O' I/ e+ }) {* I. G( j13. 同5,页116。
0 W  [# T; R# X5 Z8 D- |
3 F; w3 m+ t* S; e14. 同5,页113。
3 S7 e9 z2 S& t* t/ O' W) E& o2 L( W7 q9 [
15. 同5,页111。
. }- F* \4 @/ l, Y8 H! q$ p  n% o  ~" D2 v3 [7 ]8 e
5 v7 h, ?& e  {0 F3 T( j% p

" }( \4 A' P5 i2 o--------------------------------------------------------------------------------
3 j1 t4 J/ v1 P* X) t: v
6 k5 u8 F" Z" u; ~回目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7 11:29 , Processed in 0.1435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