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之下,人们一方面不得不节制各种不必要的消费支出项目,而另一方面则希冀于能尽早“开源”,重返那个追求更好、更多的产品服务以及不再拘泥于经济收入的那份自由气息的美好时代。但是,往往是那些越美好的愿景背后越会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悖论。也正是这种超脱于经济自由的氛围,会孕育出那些更多始料未及的创新理念,以服务于不断增长的人类潜在需求。有意思的是,这种经济自由的氛围还必须有赖于人们在市场上持续的经济预期以及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以上这些前提在节流意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该从何谈起呢?不走出“节流”的狭隘意识,就不可能会有“开源”的日子;但实体经济中显现不出实质性的“开源”迹象,也不可能会有让人主动放弃“节流”的束缚。这便是个人理性在宏观经济危机中所折射出的“囚徒困境”。- f& C+ Q6 w* {6 n
- C; Y7 C+ c. H m3 |5 X
在传统的两人“囚徒困境”中,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信息交流的有效磋商机制来走出这一传统困境。但是,要在宏观层面上达成多人的磋商机制,不仅非常昂贵,而且由于廉价的个人“搭便车行为”更使这种昂贵的磋商机制形同虚设。当然,并不是没有走出这一宏观困局的任何机会。最有名的思路是由凯恩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所提出的“赤字财政政策”:既然造成经济危机之困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上个人有效需求不足与由此所积累下来的社会产能过剩矛盾,那个人理性决策的社会性经济危机似乎就是这一困局的纳什均衡解。要想打破这一长期稳定的均衡之困,就必须由政府出面,不断加大对社会的财政支出,甚至不惜以政府赤字的巨大风险也在所不辞。一向谨慎稳重的英国人,此时不担心这些巨额财政支出的投资去向,政府只要有敢于冒赤字风险的能力,就会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而且赤字越红就可能越快走出危机。# ]( ]: U( y' X5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