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8|回复: 16

修行和心行 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5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如何修证佛法》 作者:南怀瑾! p% ^+ N; H( U( ]2 ~* L2 \! ?1 }
: |0 F/ n4 k8 j0 Q# q
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 + _- n/ W% L7 J" i# [* i0 [2 ]9 \
2 E, G  w; J/ ~4 E( u5 @
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 G' t7 L- K! a6 E
& c$ x5 e8 G$ O# N8 d. R
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的行动则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
- R6 z& i7 P0 D' |空,这是在追寻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  S. h! Q, n' w
做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
& D) F. F6 L2 p/ }?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7 I+ k! v0 g+ ~' e
, i. X7 o% n- j
大家坐起来拼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对于空性的理,根本没有认清楚。3 X* u  }" U3 G
所以上次提出要大家看肇论,这本书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大弟子僧肇法师所作。当然,这
' n# h6 z8 h# `1 X8 q本书不大容易看,它是集中佛法之精华,以及老、庄、孔、孟思想而成的文章。比如它
( a- v' ?& r$ k- W  a7 R; x+ f写“般若无知论”,我们天天求般若大智慧的成就,他说智慧到了最高处是无智慧。等
0 A9 Y, \. X, k2 h% N* A$ q4 x/ B/ X于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又说物不迁论,物没有去来,无动也无静,没有过去,也没
$ z8 z! l6 h# Z6 X& }有未来,只有当前这一下。又说:不真空论,空而不空,这些形而上空与行为配合为一
$ U7 u! v4 K9 y; o3 D& P9 \的道理,应多去研究。
3 F+ W; e# G; _+ Y# F1 X6 J3 v/ A  E9 @- R9 \
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是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 ]+ \" G3 f0 z! ?. E
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
1 b" t4 e$ \" ~  E- J/ y。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这在中国文化9 J8 W; ]4 i2 c8 h; i
上,不论是儒家、道家,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论调。
  y; [" O! J! f0 P& G9 B( X$ @1 q; X. {
比如学道家的人讲,学道成仙有五类(好比佛家的五乘道),有鬼仙、人仙、地仙、天
: o9 i' J! G- @% V* @仙、神仙(也叫大罗金仙,相当于大阿罗汉)。道家认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
) n/ Z9 A7 K- W! \9 p* q5 K一病”。光练气脉,做身体上功夫,而认为这是道,这是修行的第一大毛病。又说“只9 }$ j3 S6 `" p# ?% F9 H
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学佛的人只高谈理论,对于生命根源没有掌握住,) C  M. p3 {) c; i3 ]+ N7 {5 N
经一万劫也证不到圣人的境界。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8 T  Q  e  |% r8 ?! f( F
德,无数善行才行。
3 \8 g! K! N( M4 f+ l- z! f  r: T) v$ M! h* u" R4 l3 Z; L4 j
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标准,一个人危急了,濒临死亡边缘时,把他救出来,起死回生,4 |% ?2 v" T' y0 ]( [
这样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这个为标准,要满三千善行,数千功德,才够得上修天仙。
. m, d; h, I/ w: y  y1 k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样,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但据我所" q' U' I: M  \% P/ q: {
知,一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
' b/ Q9 t) y3 x5 G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P( a+ e* ^; g! e0 k8 D

; y9 ~5 b! ]7 m/ h. j; \+ u学佛的人有一个基本的毛病,大家要反省。首先,因为学佛,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
7 r6 g0 x) [+ N  w, g. b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们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 \4 r3 E. t4 T$ j7 r" t* K
检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这是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二,贪瞋痴慢疑,我9 l) H3 q2 r  r8 Y
们又消除了多少?比如有一个例子,我们大家修行越修得好,脾气越大为什么?你打坐
& q( s) L& W% C% [$ N坐得正舒服,有人来吵你,你还不气啊?这种心理作用是不是跟慈悲相反呢?
& t  z. H$ T* |6 x
1 ~3 |! Z5 j7 X还有功夫做得好的人,静的境界尽管好,下坐以后,所有的行为同静的境界完全相反。- N8 g! D  l( y) e( V5 d
理论讲得也很对,做出来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们先从戒着手,小乘的戒还只是消7 O) f7 W: K9 r8 {* V8 L$ ^
极的,只防止自己行为的错误,这是小乘戒的基本原则。大乘菩萨要积极培植善根,这
9 B# i. q* b3 T  k; Z5 v7 C样才是大乘菩萨戒的基本。但是我们连消极的也没有做到,积极的更谈不到。 $ b( a2 s! [8 C4 m+ v

- I4 T" Q) B3 @+ i+ j9 H大家要注意,不论出家在家,以后学佛修持之路,应注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当中的瑜伽% j: T6 ]( E# ^. q' v9 O$ {9 b
地,这里面包括了密宗所有的红、白、花、黄教的基本理论,修气脉、修止观的原则,
; D, f2 O" n4 x% i- C1 |. {( `也都告诉我们了,这点顺便提及。
8 M9 C* M# h9 {2 f6 e# ^3 b) d# l/ X# R& t# U1 K1 h
比如我们晓得学声闻,要学八关斋戒,其中一条戒云:沙弥不准坐高广大床。为什么?" w. G# x9 A) p
高广大床就是上座、上位。为什么沙弥不能坐?是先要养成谦虚的德性,叫你不要处处# s7 d1 K3 K5 n2 |; p& }
自我傲慢,动辄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个样子,就是要我们学谦虚。我们看了8 L' }7 f. B0 l9 f) `
这条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谦虚,做到了谦虚没有?据我了解,凡是学* G& d: q( q: N% W
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为别人不信,就是魔鬼,: n  i( C6 O  N8 H3 _4 U: T+ @
自己自认是圣人。我们学佛同样也犯这种毛病,不过换一个名词而已,觉得:他唉呀!
9 U1 H" L3 R. g+ `& f; I4 [很可怜,地狱种子啊!一样的道理,不肯谦虚。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有点功夫的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别人0 B0 e/ f, q2 a! ~
的功夫都不行。专拿一个圣人的尺码,去量人家,而且这个尺码还是自己定的,眼光说) C4 P. N; n( z$ K
有多短就有多短。人们在它的尺码下,当然都不是圣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量量自己有: V/ y6 F& Z6 e+ r
多长、多大,决不反照自己,这是最要命的。这个心行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不能证果/ _* C( @6 R* k2 A* K- ~
?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心行,贪瞋痴慢疑一点都没有转化,非常可怕,反省起来
9 g( `) b: I( w7 ~非常严重。 ! @3 K( E( `6 Q

+ j, S$ m* e& G: ]) i我再三强调大家,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理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以坐起; s  o+ n1 ~8 x+ A6 [) v: s' I
来,只抓到意识境界造成的一点空,以为那就是道了。
. J  {9 X' _* |1 c' ?$ M1 a
/ e( C5 c: C" j7 \: M. D今天有位同学提出报告,昨天打坐坐得最好的当儿,忽然发现自己的手伸上来抓脸。当) Q9 v& m5 g% C6 H6 u3 @
时他想,奇怪,前一秒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手在抓脸?用功还用得很好呢!当时他觉得有
* a$ ]- L! Z* X0 E% D点难过,忏悔自己的无记。失念了,自己做了,不知道。无记也有无记的果报,你说你
  I/ X* a0 B  i$ {% W) `是无心的,将来你所得的也是无记的果报。比如我们有时莫名其妙地受人打击,那也就8 Q) G' r9 N: u5 K9 u9 Q. _% u
是无记果报。这位同学继续打坐,后来又发现自己在抓脸,他说这就叫“无明”失念了+ @2 r: W( H+ ]) G6 b$ _: O3 k- B
' ~* M' h" E4 z+ f6 s

2 x; q% m/ J) b* Q$ M) Z6 @$ Z不过,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谈空这一念,只是起码的,最初步的一点,还
9 Z8 g4 Q! {: @: [+ n只是诱导法,诱导我们成就、成圣的最初步路子,但这个心念在同一秒钟,同一刹那中
7 M8 C6 e9 a1 e+ z$ W0 h# g,可以起很多的作用。所以我们真静下来时,六根同时并用,万缘俱来时,若能万缘都
! B# v6 C0 r3 |2 @- N/ `知,那就是六祖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不是光修空,要能够全知才行。
2 ?6 h; E9 Z3 i, o1 K) _- M5 v, w$ q( a- I; n" y6 z
在清静专一的时候,你还能够用手抓痒,嘴里咬咬牙齿,脚同时敲两下,这些都是念的
; z) G; j- g- I1 \6 V4 o& n6 _2 O作用,你不能说“我的心念在这个时候空了,而抓痒并不属于念。”你们要知道,本能
" `1 T9 W2 }- E2 v9 t$ Y  a的反应就是念,那是阿赖耶识的念。所以有许多人打坐修道,遭遇很多魔境界,实际上6 f3 O. [2 X# F1 O8 _" e9 d9 H9 l
这个魔,都是自己这一生造的。不但如此,很多着魔的人,就是下意识喜欢玩弄这个东
3 v) z" H4 b. E1 B5 @9 z8 A西,换句话说,他在心性方面根本没有转化。 ) r2 k+ D- w# \. W3 }# h) j
; a0 {3 w% ~' B( K2 N" u
所以,我经常告诉同学: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一卦全好,也没有一卦全坏,好中有坏
5 S3 O. I1 p! t+ `,坏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所以佛家叫我们学空,戒律上
) ?) g% E+ g* D7 L第一个要做到谦虚。试问有几个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谁做到了。
- y' o( s* S; m7 N: H9 h
# c. A& O* w3 L+ m% j  S真正做到了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
  }% E" n6 B% v$ r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也是这样,佛家谦到什么程度呢?谦到
! i+ }* r3 D0 G8 V“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 |+ N6 k# s& x0 n7 I/ Y% [
4 B8 [7 G- S4 W" E1 P/ b# K所以我们光想打坐达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守空,是“
( C* [2 I# G# F" K我”去守空,没有做到无我的空,假定无我,何必求空呢?无我就已经空了。
! l5 o0 V% }: I8 k! F$ d2 w* P& {9 `6 u
所以以行愿来讲,“行”才是真见地,行不到,见地没有用,要做到这个才能谈到真慈' u9 T1 f3 m# ?2 g$ s, o
悲,因为慈悲就是无我。其实,我们普遍讲慈悲都属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 u  `$ I/ i! Q
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无我,才能真慈悲。说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 r, Y) N. o% ?" n
了。比如父母爱儿女那个仁慈,尤其是母爱,决不要求代价的,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
# N, G% {  X$ Y. |5 R9 k4 V8 o6 M$ `女之爱,但那还是“情”,这情是由“我”爱而发;菩萨的慈悲是“智”,只是“无我
. ]% P3 o4 w) E% s# K, Z9 K爱”而发,这可严重了。 - K) ^: ?4 O; J1 O

$ `$ @% I8 U" I7 D& J+ V' s* b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2 D9 y. \  D; O! k- Q: J
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5 m- c& w4 O( A! x
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
; W5 c9 F! F$ [  L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 {8 U9 f& G+ |3 d' o& a1 t% W
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9 q+ t+ \8 s$ D/ P/ k  u
自己,检查自己。 ; ]6 B0 @- p5 B4 x. T: ~2 e

% ~  V  E5 q$ p! V) Z* b6 V. T. X比如贪瞋痴三毒,你说我们哪一点不贪?你说你一点都不贪,一天到晚想跟我在一起,
) V+ Q, c" Z' Q3 Q: I想多跟老师一下,这是不是贪?我那里没有东西可给你的,因为你“贪”,你希望老师. @+ a& u- N* l, ?- H' j9 j
那里也许有点东西可挖了来,这是什么心理?为什么自己不去用功呢?我当年向我的袁
5 f' W* D  G2 i4 m老师学习,不是我向老师问问题,都是老师在问我。 # k3 V. n2 O4 ^$ t/ v2 r

& d& V0 H; r) y% |- V. j比如有一次,两人由成都到重庆,那时交通不发达,到了内江,人很累。抗战时候搭汽! e- o) Y% q6 n! ?! o% a7 S4 C
车只能站着,整整站一天,到了内江茶馆里,袁老师问:你累不累啊?当然累。你现在& C& b/ l$ u4 ~  C8 X
的心境如何?我答:同在山上闭关时一样。那真一样,没有动过,就是“旋岚偃岳而常: j0 y0 D5 @' k3 Q, z, B9 ~6 u8 E
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没有觉得动摇过,也没觉得风尘仆仆是辛苦。但是这个时候觉" y% D# Z1 `! m/ d5 J" R6 w
得自己有一点疲劳,还是不对的。袁老师讲:唔!这可不容易啊!我答:大概还要一年
% S  ?* f; Q; d( ?- b) b,我会把这问题解决。次日早起,我说:先生,你昨天睡觉时打呼好厉害啊!袁老师问
2 m) N. L$ K* ~1 o- P3 k:你晓得我为什么打呼?我愣住了,为什么?这是个大问题。接着袁老师问:你晓得有+ c6 f3 i! X6 b* u- ^
一个不打呼的东西?我说那个我在理上知道。差不多了!要求证。理上知道有一个在打
( _+ B( f4 P2 R; f( G2 {: E5 O呼,还有一个不打呼的,在看这个在打呼。
" A2 s: H+ \# R) X2 D# l" L, b9 \
, {/ w1 U2 a! a1 J, ^4 g举上面这个例子,是说大家贪问,事无大小一概问。我们检查自己的心理,贪瞋痴慢疑
; |1 r' \* D- s. j$ J2 r3 d要断,谈何容易啊!你说,你打起坐来会空,没有用的。你在事上过不去,心事来的时" z: n8 v  l! a  `0 M) |
候过不去,瞋心来的时候比谁都大。   U& x. V& m1 Z# V. _' M

( O: g3 x6 p* {0 k什么是瞋心?怨天尤人就是瞋,这是瞋的根。对环境,对一切不满意,有一点感觉不满
; f# H& x# X, G2 g: s  x% `: o意维持着,就是瞋心的开始。 4 {# M7 L! ~1 \, U5 S; |

! S2 g3 A" u0 ?至于痴,那就更不用谈了,引用袁老师的诗:
- B0 k: r  o7 X% S& O
, b+ I$ K1 d: e1 h& S业识奔如许  乡关到几时
) m$ Z1 }$ Y; n$ m4 M- X0 S五蕴明明幻  诸缘处处痴
( X/ w8 M' {0 a; Z* C- N& G' A2 A' S" k7 O
你看学佛的人,个个都晓得谈空,可是每一个人都有心理上,感情上的痴、利害上的痴
0 B, |* t, ^% k. k; O: ^、生命上的痴等等,无一而不痴。没有智慧嘛!这些根会在哪里发现呢?行为上没发现
; r) ?6 ?6 u! E3 n) O7 e,梦中都会发现的。梦中会有这样的行为,就是因为自己永远在贪瞋痴中。行为如果转) _3 m" F! r9 ~& N4 h
变不了,要想转变气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认为气脉转变就是得了道,那也是荒
5 O, g+ [$ |. T) ?0 r# W唐。听了多少人气脉通了,可是现在都到黑茫茫的那个地方去了。 8 I4 H" G7 d% m' N
: u: M! h* Y' u
所以,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 $ a: h7 v, D) Y; N4 U
3 X" b# J( E& L8 D! b
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 F& J" d# V. P# O) n. m
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
3 n6 G/ q: f" D7 f: F1 a* u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 Q9 G- G/ T2 z# b
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 L' s* @0 |7 G, `4 S& ?8 d/ e
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4 m6 g6 p- [& I( e1 _. Q
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 Y" m6 _  {/ b0 [
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己给害了的。
" W: S* B% [* M2 [- B9 s# M5 I# D
1 h; B  e6 Z9 r6 ?- z0 Y3 E所以心行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也只是说行,还没有讲愿。至于发起救人救世之愿,能有
: o# `7 H+ |8 ~# g# }一点行为为别人着想,处处能牺牲自己的人,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做得到,一点也做不. C0 K2 S5 H$ V0 `4 h8 u" N
到,所以要想证果,决无此事。 ) F: A4 G" ^; ?8 F
' M( e; C# o( s
讲义上,八十八结使与三界的关系,明白地摆在面前。能解开了多少个结,你就得了那
" z$ M1 f2 M/ C, x7 J! U个果位,这些考验都摆在眼前。别以为腿能盘一个钟头就能升上什么天;一个半钟头又
0 L5 ?1 {% V$ L# f3 F能升上什么天,没这回事。腿是靠不住的,修“行”,修的是心理行为,不是修腿。
: p8 o/ ]3 m7 Y/ K7 M1 {2 [) b* n/ y. \* i
佛学叫我们除烦恼,佛学的翻译“烦恼”两字用得好极了。拿普通的学问来研究,烦恼
/ V9 i: `5 d2 N, M' A2 {是我们心理行为一个基本状态。“烦”,烦死了;“恼”,讨厌。这些就是烦恼。烦恼( |% P1 j7 @+ p  C6 {- H0 X
就是罪恶,对自己心理染污的罪恶。以形而上本体来讲,我们的自性本来清静,因烦恼! S$ x: U. N: Q  C' X! U3 |2 M
连带发生的行为,变成了后天的罪恶。比如一个人杀人,是因为火大了。而基本上,只, T7 i% m  @5 {0 ~( E5 H: D, t7 m4 x: |
是由一点的烦恼开始来的,它对自己来讲,是最大的罪恶;对外界来讲,发展下去,久& m  Y7 u" Z  A
了可以成为害社会、害国家、害人类、害世界的大罪恶,所以烦恼两字,不要轻易小看
- }6 i* U3 e; H9 R它。 ( d% }# E* Z# H# d( [
3 m5 Y; \+ d. t$ R; F# l
我们讲行愿方面,这个心理的“行”,要做到清静、做到空。要想得定,要想明心见性
. _; f# ^1 F3 V* Z3 b: J,应该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不是有一丝毫的烦恼存在?如有烦恼存在就很严重了。
* E: }' J9 g2 ]  {# O* p. X0 X* ~" C, }" O
有一种烦恼是来自生理的,由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就是儒家所谓气质之性,所以修道/ B% @4 U- Z$ j3 [7 w
要变化气脉,也就是要变化气质。气质是一个实在的问题,不是空洞的理论。
0 a+ ^8 U; D: |" S: \9 y9 e7 f0 P
. Y/ l! k: j" K# @- o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
  v8 s; f- J+ B* L,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 1 s1 E' ]. G1 g
6 V" I2 Z' e$ L1 {1 I2 e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 X7 q& S& C6 ]. N: B
,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维摩经上讲
' E1 V: g1 R6 j8 K: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1 H% t: R% y! [$ m3 v
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 7 B( ~+ \1 q0 e  I* h& ]

* x/ L% S) h2 C6 F" T% J但是,我们的烦恼不是菩提,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总是跟着烦恼在转。比如刚才一个1 A# e" n4 @% c6 P0 b- u1 c
同学在讲,打坐腿子发麻,生理不好,烦恼来了。这个烦恼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生- L6 ~# y1 S5 {' }" p4 r
理影响,所以生理完全转了,变成绝对的清净,修道的基础、定的基础才算有了。所以
, ~2 f" @' ]8 x: g6 O# D气脉对于这一方面很重要。
+ p: m% ^, q  E4 H6 V( k6 o: |7 G4 X6 q0 J1 Y
气脉又与心理行为有绝对的关系,你多行一点善,念头转善一点,虽然是消极的善,不
# }* J5 H& Q5 ?% O) C是对人有利的行为,但是你能先去掉自己心中的烦恼,也算是自我本分的一点善,能够# u* p3 v' `0 O2 B
这样做到了一些,气脉就会转一分,你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们打坐为什么( T' j! M" L- L! f7 O4 G
静不下来?检查起来就是因为烦恼。烦恼里头隐藏许许多多罪恶的种子,许多罪恶的因
. ?% J  T" C% j2 X  W素,都是由“烦恼”而来。 6 z# y$ a/ K4 |! I- g1 q/ Z
4 V. V" s& C5 o& u
假如我们转掉了烦恼这个东西,完全转清了,这个时候,心境会比较清明一点点,然后3 m  }7 G0 _" b: G6 x3 Q" W
我们才能够检查自己念头的起灭。
5 }3 @* B, g, y6 @7 y' b, E' ~
4 y5 f$ }' l0 ~( ?  |比如我们坐在那里,觉得心境很清净,这是意识境界。但是你可知道,我们在清静这一5 ^5 G* j) A  h0 y/ Y% }9 Y' C( h
刹那中间,隐藏了多少罪恶烦恼,能不能检查得出来?假定有人说大话:在这一念清静$ ?3 |" n8 O# h4 f
当中,我绝对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罪恶。那么这个人不要谈修行了,他根本就没有% [& w- B1 H  Z# B" w5 Y
见地嘛!我们在这一念清净当中,烦恼与罪恶的根根,有八万四千之多,这是假定数目1 K, t" i3 H. d) i  K
,比喻很多很多的意思。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就有八万四千方法,来
# O5 t5 d1 t: z4 J对治这些烦恼。
$ {% W. D% R2 {  r. x/ A6 U$ U+ S9 k0 I7 C
刚才有一个同学问:为什么一到空的境界,或空灵境界一来,就起恐怖?非常怕,这很
. R/ g& e8 f" [: Y奇怪。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几点来谈。 : X6 \# n9 t1 i' w# Y2 o( Q
  e5 Y- C! Z- G, h
第一点,佛说堕落久了的人,见到空性,哈哈大笑,欢喜无比;堕落轻的人,见到了空6 A) D0 L* ~9 N' ^5 k, h1 g
性,会恐怖、大哭。   k9 n7 d2 m1 N/ a- ?0 i
( @6 [/ _8 L0 I9 d/ V: g6 r
第二点,另外一种说法,见到空性不起恐怖心理的人,就是金刚经上所讲:当知是人,+ k: c2 I9 G8 f6 U5 A9 J! f5 ~5 y4 a
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学佛的人天天求空,善/ h1 B- U3 \0 i+ b, X- S2 z7 ?. O3 i
根浅的人,真的空来了就害怕,无法面对现实,去接受这个空。原因在哪里?因为执著
2 c/ |5 R! A. S9 ^: n4 {0 a* m,所以人生来总要抓住一个东西,忽然到了空境界,没有东西可抓的时候,你害怕起来
( N3 X- ~; c( S, _! [+ x了。这是普通人的心理,自然会起恐惧。
, Y7 ]% t$ c' k* X" r4 @8 L. k& @, e3 i9 l9 u
第三点,当空境来时,忽然有恐惧心,这就说明你心里头已经有个恐惧,并不是空了,0 l- U/ h9 j- f7 F6 D1 \& ?
是有个恐惧占进来了,因为我们的习惯上爱执著,爱抓一个东西,就抓住了这个恐惧。
2 y; {) c' A& v8 f& c/ B
- c4 w3 N+ A& a9 N2 m9 a6 w, M这么一点东西,有那么复杂的心理因素。我们大家是不是在一念空当中,隐藏了许多烦) {) o; Z9 A: ?" O5 ^; p' s
恼、许多罪恶?有没有检查出来?这都是修行当中看起来很空洞的理论,但却是非常实
$ V& J( J4 q3 O/ i际的话。尤其是年轻同学们,闭起眼睛,觉得有一点清净,认为这就是空,空不了的,
4 I% o; m# d5 I2 K1 d6 H; V3 y0 ]那也是心理的一个状况。也就是说,当我们打坐时,眼睛闭起来,脑子进入半休息的状
' Q% C, K3 @. N6 ?3 M态,不是完全睡眠,眼神经也没有完全地休息。只是下意识当中,空空洞洞的,在下意, \# B( S5 [$ ]- \3 O0 `% b
识的记忆习惯上,呈现一个类似空的景象而已。而这个景象前面,还是黑茫茫的,然后
$ c4 ^5 N9 W6 j! g( T8 S在这里头忙起哲学来了,玩起话头来了,然后觉得自己都懂了,还认为自己是一箭破三5 ]9 c8 Y+ }' @9 @6 P' J
关呢!这是一。
: C. V+ W, h+ z. w" |9 ]
0 C8 Q  ~: _, Y( p8 z2 m" q第二,等你精神养好了一点,脾气也大,尤其是青年,第一关情欲就来了,也就是男女$ `0 C0 D, j' b7 X5 ^% M4 J
间的爱欲就强了。这点不要自欺,功夫做不好没话说,功夫一做好了,男女爱欲之念,
# q) u# q+ _3 E7 Y0 A尤其生理上的压迫就来了。这是什么原因?贪瞋痴。贪欲的第一个根本无明马上就爆发6 ?6 \9 n2 C" c; H8 o
了。没有这个来,气脉也不可能打通;来了以后,欲念又引起。这个中间的行——心行
- s8 r1 L5 T6 u( R- r  k7 G0 j! p2 L8 j、行门,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对治过来?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调理它?它. a9 @$ m+ q2 @. w7 M
的原理是在什么地方?它的病根究竟怎么来的?是心理先引起生理呢?或是生理先引起
, U5 k  M5 s4 p- U; F5 {# \心理?这里头是个很大的关键。至于老年人以为自己没有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衰老了
6 t" N8 I. _: ]- u% Z3 |! h. G,要想把西沉的夕阳挽回到东面来,这件事真能做得到的话,第一关还是会碰到这个问9 p8 Y% v8 S+ S
题,因为这是根本烦恼。 ( ^/ e( p  u1 `/ H% k/ _$ q

/ `" B- c3 N4 a' V) i1 H6 b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八十八结使,唯识百法明门论的五十一种心所,什么是根本烦恼?
8 T7 u5 ^. t7 ~什么是随烦恼?随眠烦恼?这“随眠”二字译得非常好,它缠着你,跟着你,使你在睡
5 I) l- k2 s0 Q眠昏迷的状态中,自己也检查不出来,被它迷糊住了。其实,这也是自己的魔障。 ; W0 A" R  F* c9 c2 u
% Q& n) y+ E) b& V2 [3 t
一层一层检查,八十八结使能去几层,你禅定的功夫绝对就到了那里。若按照普通讲法( }  A3 i! \6 X% ]: _0 j( R2 u
,念住就是初禅,这个只是普通说法。至于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这样了。所以,你即  M- j) b' o: i9 P
使得了初禅,却不一定证得初果。因为果的标准就是根据八十八结使,也就是你那个下; F3 k8 O/ u+ L* L7 L8 \
意识的罪恶烦恼的根,贪瞋痴慢疑去掉了几层,就是果位的考验。我们不能不通教理,5 ]1 o* o+ d% W
不要以为光是打打坐,抱一个话头就行了,没有用的。所以别人问禅,我就说:我有“
( P+ T9 A$ W0 ]6 G馋”,你那里有好吃的我就来。哪有那么简单?不容易的。你就是做到念住,还要看你
9 q9 W+ P9 Z, S. f: {* O, O" |1 j, u是住在什么念,念住在昏沉也是住,没有用的。气质没有转,心行没有转,没有用的。
7 l- k5 a( b3 t* o) T& Y& i
1 S: K9 h$ \/ p其次,就算做到气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禅,并不一定就是二果。单单气住,并
( u! |- {; h1 e' |9 c* c2 R4 T2 J不能证果位。气住可以用意志控制做到,与道不相干。而且气住了以后,只要一逗他,
. J9 m0 H5 S' X" W3 ^% c$ v他发起脾气来比谁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错了。你认为气住了,自己有功夫* Q1 _* ^: f/ A; [; d* X  W
、有道了,那个道卖几毛钱一斤啊?没有用的。主要关键在心理行为。
' g0 g/ ]; C  S! `5 _2 E
( G% }5 R: V3 N: J9 w3 V二禅气住后,同时要查查八十八结使,心理的罪恶烦恼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业去掉了. U9 s( }2 {& T: P
多少?所以有许多人都讲功夫,讲了半天,身口意三业一点都转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8 l: A0 y( u9 {1 c
9 f: j- j1 Y  U" H; l& ]
4 C' s2 ]. @% l# L' \脉停,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里不会死,这都是能够练出来的。这只是说明
1 G, h0 w5 o! L- l我们的生理功能,能够用心训练成各种状况,这个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至于说,这
7 {" _5 Z9 m% }7 ^1 C& l/ [6 c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 - ]: e) s0 C* i7 q' Z

4 H  i- u. C% @8 Z! w至于三果、四果,每个道果,都可以在发给大家的八十八结使那一张表查到。自己每天
  ?4 Y3 J- Q* s+ c* W6 ?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做了多
; n2 A0 \, s" Q! @  _- r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过格,用红黑豆来标记,以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 9 t1 X" e* R3 H# S3 q0 N3 T

' ]3 o7 v5 y9 F- i6 \功夫做到了气住脉停,只能说明心行的功能,证明唯心所造的功能,的确可成就这些功  a6 [0 R) m" P/ T" Y
夫、神通等。至于说证道,或证到空性,却不一定。证得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m: J* v2 B, ~# l( [: x$ ?. N
那就更难。 / v5 J1 h2 b& e, U

( e3 O' N/ W* k8 I7 V2 r2 L7 J这三身成就,也就是禅宗所讲的三关,真正的三关做到了,才能有三身的成就。禅宗祖
4 l+ E, V8 T" e9 c1 R师门,或其他许多人,虽然谈空说有,比如上次提过的雪岩钦禅师,道不可谓不高,但
- N4 p! s; ?8 u1 K+ k' d4 w' u是不是三身成就?我们不得而知。 9 _9 c5 E/ J: S

, {2 J6 `, h( t三身成就是可以现生做到的,先把气质变化过来,有善行开始做起,配合四禅八定的功% F, ^" U' z, y$ [' J9 ]
夫,就有一点希望。我个人几十年来投身在这里头,也在试验求证阶段。没什么功夫,$ P, i: ?5 ?" k% C" c
也没什么修养。在没有到达那个绝对的求证以前,不要随便给自己定一个范围,下一个8 @, V+ L7 A  N/ T9 y4 V
定义,一下就错了。 ( }* e' y! d, m' i" T1 _2 `( V

! F( w2 q" g# M/ u) t以上是行的部分。 7 _3 g9 ]& g8 V9 ^' Z
. {7 C8 I+ s& k
愿呢?更难谈了,行愿不到,见地不会到的。换句话说,行愿不到,修证功夫也不会到" m: W4 x7 [2 l' n
。坐得好有什么用呢?你说:我打起坐来,能够坐三个钟头,心里清清净净。那是你在
+ W# f! n, p5 ^; n- R那里偷懒,也可以说是一种“道者盗也”。阴符经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取用天地的精7 s% d5 }7 P' H
华,借用生命原有的功能,就能修炼成道。人一生下来,偷天地间的食物、空气,打起
1 Q2 Y2 L( u. d( b* `2 G/ g坐来还子午卯酉,想吸天地正气,日月精华,这个强盗多厉害!所以说道者盗也。但是. I: `- f  r* U. b7 r5 [! F- }3 R
阴符经常鼓励我们当盗,真把宇宙的东西偷得来,我们的生命就成功了,我们的生命就
5 s- N( m+ ?' @! s/ W# o* ^& }' j/ b是宇宙。然后你可以再让别人抢去,这是道家的观点。
3 A5 n; G! M3 c3 x- Q5 z6 |
; }$ {( E- E8 V2 e墨子的思想出自于道家,墨子要我们“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等于佛家大慈大悲的精神# K3 A+ ^$ ]; U: a7 i8 Y
,牺牲自我,这是墨家的思想。墨子是道家神仙传上的人物,道家神仙传上说,墨子到
4 S7 v; U- l" b7 P2 @! u4 [汉武帝的时候还在世间。但是谁又见过他呢? : k8 \9 o5 c9 w& K4 B

7 j3 j. P6 ]6 Y, n/ @4 v. l3 }杨朱则绝对自私自利,自由主义的思想也出在道家。
$ }$ j1 W7 V" W" G) Z8 q2 ?6 @8 |) z
5 M2 t6 p% Q* e# h' K! e现在回到主题,所以我们学佛打坐都是坐在那里偷盗,而在同一时间中,社会上那么多
' K) ~0 g& N$ b7 S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课诵的一句话:上报四重恩
2 \1 m* z3 L$ i! }; E$ B: l7 E/ F,下济三涂苦,这就是行愿的愿,每天都提醒我们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 R1 H7 ?- c% ^8 Y
检查自己,每天要上报四重恩,这四种恩都是我们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
1 S5 K% |$ |/ K# U生恩。
" z( k# J3 n. F( ~- v7 @1 h9 y# q7 R3 Z3 C/ S. ?: L3 j
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靠社会上很多人的努力成果,所以学佛的  E7 B! W! t3 d3 y2 N# g. ?
人要上报四重恩。我们活者一天,都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所需给我们,事实上如此。
; q% W% {% g# |( c5 T# z7 u7 X' g/ y+ m+ h+ @% U( S
下济三涂苦,同时也要想到下三道——畜生、地狱、饿鬼的苦痛。换句话说,随时要想, \1 N/ k/ o$ }! ]
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到怎样去帮助他们。可是我们做到了没有?学佛的人只想怎
5 _! Z. {2 B& y+ q么为自己求到法财侣地,你帮忙我成道,如此这么一个动念,就是自私的基本。你为什
- G& p  R7 G1 i7 H& b3 K/ k! o么不先帮助人家成道呢?所以上面讲行,下面讲愿。愿发起了没有?自己想想看。 1 [5 c1 t# f3 Y) ?
/ V' I# B1 y8 C3 P! h  V$ I4 B' Z
至于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真
1 w" j+ T# F+ k% ?是在念经,念过去就完了,心里根本没这回事。首先众生无边誓愿度,只要度我就好了7 o6 S/ m% P, r$ A9 g
。烦恼无尽誓愿断,最好你帮忙我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教我就好了。佛道无上誓愿
  `  s$ C4 f8 d6 x# F  f成,将来总有一天会成。这四句话我们往往是这样下的注解,只要一反省起来,就很严; q( G+ c( ]9 k) _, n9 ~/ K
重了。所以说行门很难很难的。 $ L# V; o, l4 N1 r+ x4 J
7 ?/ p% h$ u- O" b
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告诉我们了,都在讲行愿。行,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学
5 v) P+ Z+ o- `% z% `佛的基本是在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地,
. `9 w8 B; X, h( D) S功夫、见地自然会进步。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功夫是解决不了问5 H6 K) k) `% v  }& u$ Y1 N
题的,不会证果的。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你& h' e6 Y! S) N( s! }- o
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 1 Q0 Y: {0 H4 |" A! M) Q
! y% W6 x: H4 q' i7 t2 C4 V
所以说,为什么不能得定,甚至连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
% t1 p% I" K6 J$ ~& d  A  c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过了几天就没有了。盘腿打坐与定没有绝对
' C+ k7 v% c9 t% ]3 ^4 ^  m& G的关系。至于坐在那里,你身心能不能转得过来呢?这个就是问题了。其实并不在于打
, |! G; @3 z- _$ Q' b* r" N坐的姿势,要在心行上检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够谈到定。 7 l8 `  V- _4 T" y

% f% f! I4 e* t: x3 n' q今天结论重点就在这里。这次的课程以见地、修正、行愿为三大纲要。最后强调一句—- _# Z0 L! Y9 L2 h5 m% _/ H! Z
—行愿最重要。行到了,见地才会圆满,修证功夫才会证果。古人证果的多,就是在行1 f, m( \' B" x8 [( K& B3 e
愿。
. r1 R4 s1 ~) D! N6 i3 B; K5 n0 B* i4 p2 [
现在很流行木讷祖师传(密勒日巴),个个都很佩服他,那你能不能学木讷祖师呢?做
" E& p+ V9 p; m: D; U不到。木讷祖师的老师那么故意整他,四幢房子盖起来以后要他拆掉,把背上都磨破了* ~3 K7 @: F: i3 O, G
,流脓流血,他没有怨恨。你们天天想要老师传密法,只要老师开口骂两句,你们就要0 \6 Y) a9 V+ E( e
骂老师了。像这样的心行,怎么行嘛!都想自己当祖师,当六祖。六祖到五祖那里求法
! Z1 P0 Z! y& K8 P,五祖叫他舂米舂了三年。我们不必舂米,反过来好像老师欠我们的,假使在以前的时- ]4 |7 `% O* k0 J' k" H  x
代,早就一棒子打过来了。怎么那么不通呢?心是怎么个想法自己不检查,还要求人家
, O8 B$ h! A! H3 U" p很严格,要求老师更严格了,这个是不行的,随时都要注意心行。 " `% r: i3 ^3 C$ d, {

* Q& T1 q% p9 v. I, q见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证到了就是报身;行愿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间,这个
6 E5 v6 d. ^( H# T  i" K; \4 P3 Z修证不到,不谈! 2 Y. Q) l( w) c, k% b6 q
& w2 |$ L: O2 N2 B. ]3 e
现在社会上,一般讲功夫都有问题。因为全世界都在心理变态的状态中,几乎没有一个& h7 P& T( Q+ O0 u; @( u5 V' V
人真正证到,都是自欺欺人之谈。我希望我们这里在座的,能真正学佛,不要做自欺欺
5 y/ l$ _; j2 F. t$ T  [9 {人之事。
5 ~$ r- X) B2 r6 j4 k( D8 G. U; z5 K6 K
八十八结使这段很重要,很重要的。自己随时去检查检查,八十八结使去掉了多少。瑜, z/ [2 ?! r$ k- P
伽师地论中,声闻地、菩萨地的做功夫程序都讲完了,弥勒菩萨把怎么样修证,怎么样% ]! K* p% u/ |! i
证果,所有秘密都告诉我们了,只要我们用智慧,尽心去看它就可以发现。
1 n# A# F5 S: q& ~% u( x+ \+ Y5 m0 Q
大家拿着这次所开列的书,包括大小乘经论及讲义去参考,好好从心行做起,必有好处
2 @, t' s; {0 ^1 i2 w,必能证果。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 4:23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老柳教车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4# l8eac - M/ F2 q% l. L& |6 ?) w  w

- P1 {# U" s: y5 U: ~* ^( _* W1 e$ r
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不认同文中对「空性」的演绎,这恐怕是作者的个人意见而已。从我所接触过的人,我觉得懂得「空性」的人一定是个少有牵挂的人;他们多数思想精密但弹性高於常人,适应力特强,忍耐力亦倍於常人。我的旧老板不是佛教徒,亦没有学佛,但我觉得他处事的方式就是佛教所谈的「空性」,所以每在最差的环境之下,也可以渡过难关。星云大师亦是一个懂得用「空性」的智者,曾有信徒问他,「为何他凡事都能做到举重若轻」?他说他只看一个字 -- 「缘」。我深信他所言非虚,星云大师从一无所有,而能把佛光山发展成一大具备规模的寺院,是他成功地从「空性」中看到「缘」而加以运用,因而能把握机缘而创做因缘。0 @7 Z, i# C( ]

; m. D$ {( Q  k" z) i不过,作者亦说得对,修行是从「戒」开始,因为守「戒」能生「定」,只要心境常常平静,自然能生智「慧」。「戒」、「定」、「慧」是主要学佛的进修过程。虽然有些人说所有宗教的修行方法是与「道」相违背,但是如果没有经过这个实践过程,如何得到甚深体会而产生智慧呢?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9-3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烦恼即菩提嘛~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3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7樓主 -- Lison67. N% [! H! k4 u% L6 E
烦恼即菩提嘛~
0 h: c; I) g" G9 JLison67 发表于 2009-9-30 21:52
+ D4 t2 [2 C: b( d# k

% g7 ?9 G3 V3 p! V. Y% p) eLison67 老兄,说得对! ) E, D8 E+ i9 P0 m& {

7 r8 N! K/ r8 _: S. b  j地球是圆的,又回到起点了!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6# purifiedmind
0 f: E4 a( F/ p" p8 n$ E$ f4 P& M, @3 @: L4 I
这里只是节选,其实你如果多看点南师的文章,就会发现其实他说的空和星云大师的缘是一样的。南师说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来的,缘聚则生,聚散则灭。明白了这个也就自然能看空而不执著了,也就能举重若轻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2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9 樓主 -- minsc 3 N% Q) R* b( W! y1 x! Q2 C( z: Y

+ y4 q8 @6 ~1 s6 C" @1 u「法无定法」,只要明白和心开意解便是好的解读方法。
/ Z& f) N6 w& m
6 P6 Z/ j$ o) U很对不起,我学佛日子尚浅,没有细读南怀瑾大善人的作品,可否再转帖一些关於他对空的心德作为参考。我与Lison67 老兄的对答不是针对这篇帖子而言。有时候,Lison67 老兄的一言片语常令我走出困局,是我的善知识。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0# purifiedmind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10-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瑞飞大师多有正念,脾气好、细致谦逊对待网友耐心和善,确是我们非出家佛学爱好者的心仪楷模!
老柳教车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多谢两位大师不嫌弃,祈望以後在佛道上一起切磋扶持。「空」是佛学主要的思想,不防多谈一会。1 [' H( D( k6 H5 U  t; `* j

& M! B3 k- Z1 H  u: n3 l  M: }; V% g" N以我的经验,「空」性并不难明白,难者是如何把「空」性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如果不能实践,就只是纸上谈兵,空谈而已。目前为止,我觉得「六祖坛经」是解释「空」性的最好经典。慧能大师对「空」性的理解和运用,都是留给後世人的好实例。+ |7 Z$ I6 X" D. ~. [% }, L& m
. `  Y  G$ |! m  J
「空」和「缘起」是相对而成,「苦」、「空」、「无常」是紧密关连在一起。但来来去去,「空」是绝妙之定律,因为是「空」,人才可以转迷為悟,人生才有希望,因为事情会有转机,有转机便有希望,人才能产生生存的意念,「空」其实是正面的思维過程。
' \. x* M' h2 p3 @& _0 {- p; k
2 R; @  E/ L# ?& y以下一文,是从「有情」、「无情」中观「空」。
. M2 r9 {6 p4 c, B6 O6 @# C$ F
& [! `+ C( t" h& W) t. S/ l( j0 ^3 {======================================' I/ a& L: [. g% {; Y
迷悟之间 -- 无情说法' G$ \0 I+ `' F6 h9 e! m- V; L) V

1 c& k6 p' y5 ?; Q8 ^ 文/星云大师
5 d" R" Z6 Y3 [$ A/ j, L+ ~6 C" D$ ?+ f2 {
大地山河的森罗万象,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一是有情类;二是无情类。「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禽兽、动物等;「无情」是指山河大地和有生机的树木花草等。$ Y4 R) I  B3 T% C9 v0 s

- _! {1 B/ X$ Y有情说法,我们都听得懂他的声音;无情说法,其实更是美妙好听。「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不一定要把它看成是「生公说法」,也可以说它是「顽石在说法」;顽石如果不会说法,怎麽会点头呢?/ _) t/ |( r+ i- W1 r' ]

2 `1 j1 h, w( k" e6 }0 r天空的白云飘飘,江海的河水滔滔;这不是白云在以它的舒卷自如、流水在以它的随缘任性,对我们诉说它们的逍遥自在吗?
8 o: h6 b# J" ~4 x6 O, y8 r5 ]: P8 n3 P8 g
你看!春去秋来,岁月如梭;花开花谢,时光荏苒,这不也是大自然透过时序的更迭,在向我们诉说「世事无常」的真理吗?
' K) ]4 g5 C6 Q8 h3 F2 E
/ N8 ]6 P4 K; e( q1 ]有情说法可以用耳朵来听;无情说法必须用心去领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无情万物无一不是在跟我们说法:春花秋月固然让人赏心悦目;鸟叫虫鸣一样令人感动於心。赵州「茶」,是赵州禅师用「茶」在说法;云门「饼」,是云门禅师用「饼」在说法。晨钟暮鼓、铛铪鱼磬,那一样不是在对我们启示、说法呢?& u: k3 D3 C* X' v: M
6 W& }. x9 S  W( ]8 R  u
地动山摇,这是大地在跟我们说法,告诉我们「国土危脆」;百花萎谢,这是自然在对我们说法,表示「诸法无常」。枪炮刀剑,这是表示「生命苦空」;老病残疾,这是说明「身为苦本」。我们的周遭,我们的每日生活里,衣食住行、行住坐卧、成住坏空、生住异灭,那一样不是无情的世界在对我们现身说法呢?
2 L. e  K7 a" h1 ^/ @
1 o/ F8 c) \/ \+ i禅师竖起了拂尘说:「你懂吗?」如果你懂得拂尘竖起来的意义,那就是开悟了!禅师指着庭外的柏树子说:「你会麽?」如果你会得的话,当下就是一位禅者了!可惜,空谷迴声、天赖和鸣,不容易懂得呀!
& n' ^- O' [( v0 }# z% x3 v' l( g* ~0 ?7 t# z
「饿来吃饭,困来眠!」这就是生活的说法;「布施无相,度生无我」,这更是上乘的说法。假如吾人除了「听」懂有情的说法之外,还能「会」得无情的说法,那就大事都解决了!聪明的人儿,你还能不「去迷开悟」吗?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minsc 于 2009-10-3 09:00 编辑 8 [4 V8 O# K/ y2 y0 g1 V5 r
( o  B4 o9 D( R+ _( b) K, R0 n
这段说的很好,学佛不但要从佛经上学,更要从生活中学,“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用心体会才能有收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4樓主 -- minsc
$ e6 J. a1 O. C7 d, V这段说的很好,学佛不但要从佛经上学,更要从生活中学,“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用心体会才能有收获。
3 W( Y# l2 k+ m1 ]9 bminsc 发表于 2009-10-3 07:51

% ^5 n" Q6 U! S1 c+ H: |6 F/ A& M$ z3 F+ {6 X2 S2 y4 B' Y
太好了,minsc 大師是慧根深種的人,而且慈悲心廣大亦異於常人,希望人心向好,佩服!佩服!「一花一葉一如來」,佛是常住於世。) S: s$ K4 @! Y1 @& |) T

8 M0 M9 Q" X# {- D以下是慧昭法师在「金刚经的理论与修行法门」的节选,很是实用。
% |- I8 V* p) \1 T' f  c1 ~6 i  {; `7 A' O. h/ C
==================================4 c* i8 w* U( r& o( B+ f
$ g7 ?  M1 i' v6 p
如何将般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8 s  {: p0 [4 \! v2 [& T! q9 i/ d9 X+ m
  我们已将金刚经之般若禅观成佛次第法门介绍过,接下来要跟各位菩萨介绍的是「如何将般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在此提供几点给大家参考:0 w) o4 o2 H' H$ X

6 l0 X) D% r2 S+ P! `0 u一、不怨天不尤人% x; K1 n9 Q: A5 _

( R3 |9 b3 Q3 ~# M; v  如何将般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第一项要提供给各位菩萨的,就是不怨天不尤人。为什麽呢?因为当我们如实了知世间上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生、因缘灭,都是缘起空性。因此当我们遇到逆境、或不如意时,就不要怨天尤人。因为一切都是有因有缘的,一切因缘必定都是自己以前造成的,既然自己以前敢做,那现在因缘到了,就要勇於去面对,勇於去承担,而不要只会怨天尤人。
: ~+ R" n, T) X- h
8 v3 M+ `- I4 \; Y* _/ k二、尊重包容他人
0 c! m" S7 {- O1 l( K" A- ^8 o1 l3 o8 }$ B- ^( d
1、尊重是要尊重别人的长处;包容是要包容别人的缺点。
, X+ B. a3 d- Q: a4 n; e! H5 X2、金刚经有句话:「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平等,就是一切法空平等,因为在一切法性空中,一切法皆是平等平等,因此并没有说那一个人比较尊贵,那一个人比较低贱,所以大家要能够彼此尊重包容!! E+ j7 I& n" L& r$ N& ~8 }3 c! n

. a: X$ q& @7 s" [6 Q, u9 y三、自我肯定自己
0 V9 g+ ?9 f; {* l' B
+ [$ D+ V' R% z. \3 v: U' Z  了解一切法空平等,无有高下,我们除了尊重包容他人外,另外,还要自我肯定自己!  `& t- G. I1 j+ t) L

1 h5 \$ }0 E7 D) |0 M$ L四、不计较不比较
8 a5 F6 ]3 r. O- b! X
8 p: L5 I1 u3 A; J  了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既然无有高下,那我们凡事就不要时常跟人家计较比较。俗语:「人比人气死人!」为何我们会跟人计较比较呢?这就是对於缘起性空不了解;另一方面,就是不了解因果。因为种什麽因得什麽果,一切都是有因缘的!
$ j6 K  X3 _! s2 _6 b5 P7 j
' T1 {+ o% N2 [8 {6 K- v五、把握当下因缘" {, @  ~3 |3 j9 N0 v- M4 {  _$ [

) V/ f% e6 g; S) y- l1、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一种无常观。韩国元晓大师:「尽一切的努力,也不能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啊!」这也是在说明世间的无常!
( }9 k5 c' f5 X) W
) ?2 Y9 a* L( C& j# d# n% ~- K4 X# Y0 d2、佛教之所以讲无常,最主要有两个原因:
* O2 U4 d: K" T  (1)要我们学习不执着而放下,因为放下才能得自在。
( P7 {/ o7 m6 Y/ z! j, M  (2)要我们把握当下的因缘。
( l# V% ^0 G3 f* a2 F' A( \! \5 R% Y
六、不执着而放下) I6 K. a( f4 e! s/ G7 m! c
==================================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09-10-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不计较不比较* ~: k4 g# Y5 P: f+ n
了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既然无有高下,那我们凡事就不要时常跟人家计较比较。俗语:「人比人气死人!」为何我们会跟人计较比较呢?这就是对於缘起性空不了解;另一方面,就是不了解因果。因为种什麽因得什麽果,一切都是有因缘的!purifiedmind 发表于 2009-10-4 20:41
" X, G2 U5 {* R7 M

4 z5 K" y9 Y/ p7 }+ V) s这个不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道是蛇蝎缠身应还招,我佛慈悲亦惩恶。不是什么器量大小计较不计较的问题。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6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16樓主 -- Lison67( `$ r7 k3 s* l, o
这个不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道是蛇蝎缠身应还招,我佛慈悲亦惩恶。不是什么器量大小计较不计较的问题。
- [3 |7 M8 c9 c' fLison67 发表于 2009-10-4 20:24   

/ a; g3 i+ A5 E; f, W  ]. J7 e/ b1 u" S! [; W4 k) Q7 ^
Lison67老兄,! j4 c' S; _4 t& t9 u9 v

  s! L$ f# B! r% `$ Q) U8 {恐怕你又说的迂腐了! :)9 Q* J+ ]) \! Q' C* d

9 @( b# f* ^# o" a0 H" A我的想法是:这段文的重点是要明白因缘。当人遇到压迫时,有几类反应:
8 d# _6 U* V1 A- Y0 S3 [
" r  t0 u3 i, ~7 r1. 大力还击,欲讨回公道。, I0 P7 Z9 n0 i  U' R# N
2. 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苦忍。
  U# K; l8 T+ N3. 一走了之,再找寻可容身之所,或自寻短见。
9 Y: ^/ \$ @! ]( A  N9 s" F6 M$ r4. 了解原因,找寻协商之道。
0 A7 `3 M& R& [* t0 j5 o1 F7 M; a0 T% m; r
最好学佛的方法,是看高僧传,高僧大德的轶事就是最好的学佛仪範。很久以前,看过星云大师的自传,其中有一节,讲述他用「悲」、「智」、「行」、「愿」去与难处的人相处。学佛的人都知道,「悲」是观世音菩萨、「智」是文殊菩萨、「行」是普贤菩萨、「愿」是地藏王菩萨;如果把佛学放在日常生活中,与顽强众生相处,其实就是要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去接受和爱护众生,用文殊菩萨的智慧去为开解和引导众生,用普贤菩萨的行仪去感化众生,用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坚毅力把众生带出烦恼困局。/ Z) w& ^( F5 J5 ^
+ K. y1 }  w: c2 N% n) p
曾有一位台湾成功的女商家,她问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要做到你现时的地位,请问你要向多少人鞠躬了?」星云大师听了之後,百般滋味在心头,看他的成就,从一无所有的僧人变成一位国际知名高僧,信徒百万计,从前台湾政府因为他是「大陆和尚」,以政治因素,多加压迫,背後辛酸,付出多大,有谁知道?1 [1 k8 O$ O2 M) `. U
( U0 M3 D( H( o) z( E
中国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大师为了佛教可以弘扬在中国,他生命中所受的凌辱和辛酸,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忍的。吕光俘获罗什大师後,因为不满罗什大师是这麽年青,心生不忿,觉得苻坚延请罗什大师入中土是错误的;吕光便常戏弄罗什大师,更胁吓杀害全城的妇女,迫罗什大师娶龟兹王女阿竭耶末帝,并赐醇酒,淫、酒双戒俱舍。吕光部队回程途中,罗什大师以天文堪舆赢得了吕光的信任,不久前秦灭亡,吕光自立为帝。此後18年间,被吕光、吕纂软禁在凉州。後秦弘始三年,姚兴攻灭後凉,吕隆出降,罗什大师才能抵达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信徒数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鸠摩罗什育有二子,又在姚兴的逼迫之下娶了十名伎女。此後在俗10年间,潜心钻研佛学,将梵文经卷译成汉文,并广收门徒。
6 \. U( k, K+ F& ]# ?* }3 W: n9 s' C$ z3 g
罗什大师的译经,文字浅白,高雅优美;你试看看如果罗什大师不能善观因缘、和没有大愿力的话,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便要改写了,我觉得其实每个学佛者都对罗什大师有所亏欠。Lison67老兄是聪明人,一看便可知道学佛是应该可以自我训练成那一种反应比较实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8 06:19 , Processed in 0.35470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