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327) 鸡蛋( 0)
|
声闻果与佛果0 e! ~6 \9 |: T$ l3 B2 X" z/ S
3 u* A4 p# R$ r' |" _
# e: F. [* x, [7 q; t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
% O" S. b+ h+ }: S4 i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
" D: o9 A1 ]1 B! C- T5 C. e) e7 v( n& K% |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
4 r& M1 b5 o# e+ m0 O" S称为佛果。! m* s# @2 b5 o" {1 B2 z
, u y! ~" k9 c' `' R, W5 n
6 H2 F3 X. n! F" a/ o( [1 ?一、声闻四果:
3 `: y) U! e8 B' \) ?% R+ m+ K* ^% K9 H: N% e7 i) O) C8 _1 U h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 [3 _4 e. s+ p; Z) M
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 E9 X: f6 K3 c7 Q
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6 V T- D3 A/ D
槃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
- H) v' P5 a% y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 W4 g* r2 _, D) b) Y
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5 \. D9 L% ]1 c/ A& L& Y2 X+ |# O
. k4 U# @% I o㈠、初果:
0 Y* H1 ~# Q9 r k$ U
& L9 x0 g) M' I! F6 ]: v3 }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
' x8 T+ ^* o' l" h. X; U/ P"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
. M. n8 k5 M: o) z- ]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 N) K8 E) p1 K3 {
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
0 f9 }' V# | i. c) L恼。( \. U: S5 V. p8 s& [* O+ s
9 n B9 ~9 Y, R/ D+ f% }% k1 V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j) W0 E- W, Z9 W7 o% O4 J
' _4 Y& r7 T; ]/ ^9 A& l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
7 T* \+ i: ~" x+ C( w$ H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1 D4 \4 X8 G3 B, r2 O5 Z4 U9 h
# ]$ ~0 y& `! s$ @7 ~$ L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
* K4 [2 M$ ?+ o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
2 N1 E9 v) _: i5 E. _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 m6 ?4 g9 P5 r1 _2 t* }
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
( A: \* c2 l& _4 o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 b, n* ^$ X& ?' g
; ~3 l- y& w, E8 V$ h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3 d W: W" J$ A8 l7 r8 U& }
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
6 t1 i) R0 c. w( A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
4 B# o1 N2 W5 b, ?3 ?' M" r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
6 C# }+ x: H+ u. Z; _9 A# \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1 c! {# F" O: B, ~2 g
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6 X; N4 b3 X* R) X0 ~/ i
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5 m/ A/ b& Z7 C6 m' Q
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 R- y3 U+ I8 }5 J5 t' o! Z
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 w' y& F- B& s( x4 H& f: K9 t
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 Q Y9 `3 T6 c1 E$ ]
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
( i* a' \' N. w1 B1 @* G$ u罗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 N5 G* W6 I, T8 g) {, m8 c
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i0 B7 E: B$ q2 P, _0 e
* s1 u- T: k* [* y* v
㈡、二果:# x; y" g+ M7 j% P. P. n
. t& `' q: e; J x4 ?+ h/ k. c9 S$ O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
; ]( ~" U. d# H* c1 _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
& [0 l" e: O- v5 }% t' M; B7 ^1 @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
1 f9 g) c I9 H, h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
8 H+ C1 s8 U8 J Z x' |+ ^: a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 u, Q# s$ }: D% u/ o1 C
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
6 y% J; k; q/ k- s7 h% X3 z" |
/ q2 @0 n7 A s t; a- y㈢、三果:
/ x3 `# V1 y0 A: l# ~) v' F# G3 ^9 K. j4 G( ?& i. v' X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
0 ?2 {! r4 Q, R# K0 G% d( @7 [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 |! ~2 H! W- ]% ^7 j
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
- i1 L7 p u/ ^" v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
7 }! v3 _8 c9 j之后,就生在色界。; O' Y: \0 J6 z
6 \# K1 P, j$ K! \, J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8 l5 R; ?/ G# j9 @
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 {! v5 R- b7 m. q+ }" a2 n
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之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 Z& [7 o1 ]1 t5 E- r' {
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学圣人。
- K( j+ Z) H: j N( M" ]1 o: K% O0 p* m3 u" g
、四果:
+ M! W3 g2 M- A* m6 Q' {) x8 a7 @- S+ b7 m0 _/ _3 `" w
梵文称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5 A: \, K% W& L2 U5 ^
生。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1 P+ |$ s/ z4 I( @ x- ]* [
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 B7 T( i) W$ ?, u+ `+ S+ N
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7 R! k( E3 B$ z3 A6 G
4 |! d0 [+ x# d8 m6 H/ N ⑴、色界取:色界的贪。5 G2 z6 |/ {# B! }2 z! M
8 r) w" z- M: p7 I0 r/ }3 Z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9 c3 \+ u# G8 t7 L& P7 F8 \
4 f- K( M% S' f5 n8 f9 S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 X, @ J) g! p3 n4 d# m/ _
贪,初果与二果的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8 r( u1 F1 X8 k0 x1 j2 j9 c
& w& h6 g9 ?1 o2 p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 `. ~4 B8 N1 @/ `
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
# J; O$ B9 }9 E% n. F"我"称为我慢。' Z5 y6 X% V( [8 O
& @& q* t/ l( s% M. C$ Y D8 l& ?9 [1 m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
, Y, ?4 t# B2 M Z; _6 B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
- ~) x8 z0 M; y y( f; J* S( F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
, n7 p. l, ]3 O, R1 @7 w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心退回& v8 \! V8 v2 d k
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
3 B: t. V+ E) ]( J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
8 c3 g. w+ j W$ A+ H6 v! }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Y; A$ ^3 e" Y, s$ Z0 X
+ s8 K9 q, c1 x' t) z$ c ⑸、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烦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 ?" p2 v. [" H- e
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j8 ^1 n: a# _
N3 a8 E" x1 L0 [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4 i: s; ]3 t0 B
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
9 j, b4 N" Q- h听闻一句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1 V& X/ y% H* @. S" G: Y( }4 e$ G5 e0 K# ]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
0 p/ Y& z U$ F. P( C: a' _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 I8 k" G/ B1 j+ ~! A6 e: d0 C' \# E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 j1 i' z5 J/ P+ r6 T- ]
"三明六通"。( I! g. j6 @3 m( A: `
m4 n( O* s; y6 V1 J8 h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
. h( w, g- B# ^: n7 J觉时,有一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 h- m: Z5 O: b6 R
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结果那个阿罗汉
& ~. Z" o4 f; R- b) d9 p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
7 c- l c1 d4 o2 d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禅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
& m# }9 N5 O8 M- }9 j- a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
9 S/ q8 s! q) M& c1 E2 J8 \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
) d5 U0 K) S4 {9 S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f% r2 ^0 s+ A: o! ~0 J
7 @& S4 ?. o$ S4 Z; _. P
7 g6 e3 P& V7 ~1 j+ }, H9 w
三、辟支佛:
, H6 D2 L( b" {
. F) K1 r) T& p$ b9 e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 X4 ]6 `3 ]: [4 o1 Z3 x
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3 K5 ?; }4 y/ }: M* o3 Z
的寂灭(涅槃),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 z, }& T, g" u4 b e9 y' Z
# ^# s: \& v @8 ]
辟支佛之所以称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
3 g; [1 u! ]0 _, b9 _5 y( t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同
" ^& ^1 \4 o7 K5 I& @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 K4 [6 \+ k3 q. |3 p+ Q4 V
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 T& r9 w/ [% G: l/ U
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
1 I9 H. b. ?6 E# F, w( q! B8 X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
0 R& Z5 o7 _: A2 I \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
' L l- Q: r, F; u) R! n称为缘觉。
) p+ w' o8 x( [$ P8 t( `8 G: K5 n
6 m$ V0 s% r3 Q4 }! k3 k2 B1 X/ V& }$ x4 ^! x/ L; y2 w. F: K
四、三藐三佛陀:/ x) i6 k7 y8 y, @9 A4 P
8 f& ]+ _/ T$ w3 \ 既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x% D+ h* R4 X5 r
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只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
$ T6 m1 ^3 g9 }+ Q( \% c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n- z4 c6 A) E% b7 g2 J4 S
( a! J# k X' z0 h/ U ㈠、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5 u3 q6 S( X5 O
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9 d" e* }5 o4 X$ K5 X, J2 D
5 |: B9 C! I$ R; t
㈡、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人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
' Y% A9 C1 Z% z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1 ^ O0 D# r) Z0 ^9 B! C/ I6 b! `
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者,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
. P2 i, L, @) o( u! v& v9 e) ^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9 f8 J/ d9 o4 P: N- V }6 e o( C4 {0 m7 \/ k
㈢、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
; y/ y$ P0 N7 U6 w3 k( R$ c2 \( U& K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7 E; |% C/ G6 x# R7 ]4 b
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度的众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5 W M: X+ [4 L
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 N# ^+ X5 Y5 W7 ^; d6 f
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 J( D! q7 m7 q( A" [4 \
" J; j1 g' }5 F* Q2 f2 Y ⑴、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着众生
0 g' V: x& R$ n6 o/ ^3 @的根器而说法。8 i; z: {7 @+ f$ y9 z( K( U' C2 B
1 X: F; J; Q9 Z% v! T! W8 a2 R ⑵、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v5 i2 n6 \3 d: A
0 o; v- x* Y' U- P$ n; [% i6 Q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K- E v% ?& p
# N( f( I7 y$ t% Z* X& g( A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皆有恩
7 e3 V2 ~" L( F* [: A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0 P; q _. S# i6 M$ i l. s
+ _ k8 Y: Z2 p1 ^, U' b' G/ T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
$ {! T# t" W$ p9 ^( f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 H0 Y) S0 j: Z& b/ c) J
众生度不尽;二者、无缘不能度;三者、定业不能转。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 u/ h& {8 a2 ~6 n6 F% s' j
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着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并非是主宰者。, s" i8 U4 Z( @. L4 s% u3 P! _0 R
佛陀不是万能,不能使我们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觉悟的道理开示出来,教导依
* d! O5 p, K! r% ~ ?+ Q% d4 K据佛法去实行,精进不懈,那我们就能与佛一样证悟涅槃,解脱生死--成佛。
* s0 U4 N! R% }( i% R
4 i" t# N B4 }8 I4 d; `8 ^ ㈤、证悟者的能力:
+ l E* p% ^: A0 P
# _$ V2 G0 b2 N9 m3 u4 C 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
; P" c# G3 E; L) s
* b' c' t3 F7 z ㈠、六通:既是六种神通。; B1 Q& m1 j3 _2 e& w* o) x" y) m
$ H! z) \* n- |, O- X7 `( s
①、神境通:能变多为一,一为多;大为小,小为大;入水入地不为山河石% a \/ k- z) \4 l8 O+ M; z U
壁所障碍,且能凌空飞行自在,来去无碍。
) d1 f4 J$ _" f) D: A$ d. y: A: _9 `0 A- t( p' [, z
②、天耳通:能于近处、远处听闻与明白六道众生所说的言语。
3 s/ S* c4 m! [( q8 R* w3 D8 m- e9 y5 O" }! Q0 t/ X/ q) I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众生心之所想、所念。1 P& U0 u6 X$ M9 e5 S [
8 D7 n0 @/ ~+ Q% ~4 d
④、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细表里皆能见,有能见/ i& l* s+ _% j R, T* A! A7 {
众生的业,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1 J& t/ b3 Q! r1 Z U4 _0 s
- i6 B# ~+ V$ { ⑤、宿命通:"宿"既是过去的意思。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世的业报,从何( b, h$ |! G" j4 ^2 K A/ N
处来。9 |/ O* D- y/ j6 k- n( C( `$ y3 s( r
# f: h9 K' f7 l, |, M& a
⑥、漏尽通:"漏"既是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有的烦恼。
0 {4 _2 I0 m# d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脱生死烦恼的情形。
& x4 ?4 b3 `0 ^4 f4 J( `9 B% N: {( L0 Y( |8 b& j G% [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六神通有深浅不同,$ ~5 F! {% l5 Q8 G
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圆满。
' m1 q# S) [5 T; I- {3 e! l0 |! _. v* a7 E: r
㈡、三明:
: X$ I; B; Y" X& |
% h8 `& l9 f& a' q 宿命、天眼与漏尽三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才可称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 k- w$ t* Q3 ]' L7 L
证得彻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通"只不过有此种能力罢了。
8 u* s2 Y$ o/ f" _& w' U# B; A C/ i' i5 h/ L# T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过去世
+ A/ Q& @/ g5 Q/ `7 E& |5 z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7 l. P) F3 U: e/ b B5 X- B( H
* n6 `# n6 ?! y" x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他的天眼清净,他能够看到未来一切
% D; I* \% v4 n2 h世的前因后果,称为天眼明。' }% P& \* T! @8 _+ O& L
; d$ Y5 D. |/ N4 p3 Q
③、漏尽明:阿罗汉圣者知道自己断除所有的烦恼,同时也知道他人的烦恼3 Q- \6 {7 c& t1 m2 n7 n9 m$ l
断除了。有漏尽通一定有漏尽明。# r, P; u: ]4 W2 s# q. a
$ c1 y5 {& C/ S4 q X0 O 经典上常说,证悟阿罗汉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脱阿罗汉没有具足三* Z z1 k/ o/ a( `; O/ i5 r% ]
明六通,他只有漏尽明,因为他没有宿命通与天眼通,只有漏尽通。凡夫也可从1 p5 a6 M1 e! s# L
修学禅定中得到前五种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与阿罗汉相比,佛陀的三明六
1 t2 C/ e4 n4 R8 P) _7 @通比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还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说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 g6 B- [' T8 t3 a' e' L' b
力与阿罗汉、凡夫是不一样的。
/ P" u5 g. F4 B/ f
3 E# Z0 A" e5 c" t, c, u8 C0 q ㈢、十八不共法:
, j" M9 F, x! N& W3 a0 K- z
8 y! r) R. Q6 V* r) m ⑴、身无失:佛陀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圆
8 t5 w- y$ E+ ?6 }9 K& Z* b满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7 }/ Y; \1 ]8 H9 @1 |
& @# x# \+ I6 K" S2 o ⑵、口无失:佛陀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生之机宜而使他们皆得7 B3 t0 | S/ q6 M* E
证悟,是名口无失。
* j* ?4 R) e: c' P2 D& R& u; t' ~# A: w7 q ~( Z1 v- \7 G' p4 F$ ^8 B
⑶、念无失:佛陀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 ^+ W. C" C* @, U+ Z# d% S
一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
( u {+ b, Q5 y* F, m% a2 ^' |+ B5 w0 h
佛陀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为一点也没) G; m- H3 M3 e0 h! [
有过失;阿罗汉的行为就没有那么清净。经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他每天过一
1 S; T+ a0 f- i5 {3 q$ x条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 a m0 a, ^& \3 V
女河神以为这个阿罗汉轻视她,就去找佛陀论理。佛陀就问阿罗汉有说此话否?) P- D" L7 n9 m9 p# D
阿罗汉承认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罗汉对女河神道歉说:"小婢,对
) B0 b* U- H6 k: }( v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婆罗门出身,因为种姓高贵,故有傲慢的
0 F8 j4 f5 s" U% j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
7 g) P9 A5 T) q- ?" }但口业还有过失。
+ h1 j6 D. j$ q- N
6 g" ]0 U. n B: ~5 U" I8 w ⑷、无异想:佛陀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这个好,那个不好,平等普
2 Q0 ]+ S+ q! z- ]5 A" O2 ?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须菩
- P7 h0 |& D9 c; [% \7 r提尊者认为:穷苦的人家,生活难以维持,没有多余的饮食供养出家人,所以尊! [( l1 C8 |) h3 b% J7 C7 U3 l
者专门乞富不乞贫,以免增加贫穷人家的负担;反观大迦叶尊者却认为:出家的
9 S) u3 d/ ~; I: g沙门,守道行法,是人间的福田,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故: o1 g0 g8 ]2 L9 s5 q1 b
尊者专门向贫穷人家化缘,免除他们将来贫困。须菩提与大迦叶尊者有分别众生
* Q- M9 {* a. A2 W+ l9 K2 [的因缘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 ?( A% p h# N2 Q; f/ f1 i% d4 l( q" q3 O% V( l
⑸、无不定心:佛陀没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卧常在甚深的禅定中,
9 t) N* z J; } `8 d* R* k. O, z( p是名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们入灭尽定或出灭尽定。
. B* x; F& p. N+ ^" a# y+ s1 N
4 b4 ]2 F3 h$ Y( X' X- Z% u8 L- w# h ⑹、无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对一切法已经没有执著,是名无不知己
% G+ W+ t' z6 s% R舍。
1 G4 s/ h! H% A" {# H7 Y; ^
/ y& R3 X8 y5 {( C. s ⑺、欲无减:佛陀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4 a9 R( U5 f+ M, B% I# `) U9 E
+ T, k- s3 ]6 Q7 m c! l3 ]0 r
⑻、精进无减:佛陀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 x) f9 u. ~2 M' r* N" u5 J
进无减。
3 I5 I; c+ _! Q* S1 F. P5 l4 \) u0 v
⑼、念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无减。
6 C2 n2 o, N9 X9 i w5 ^( N3 w) c7 O6 D8 i
⑽、慧无减:佛陀具一切智慧,无时无刻不在观照智慧中,是名慧无减。( f7 |5 F$ k v5 X2 G* G% N* H
6 f* M+ O" F5 B4 h3 v/ W; X
⑾、解脱无减:佛陀时时刻刻都处在解脱之中,是名解脱无减。阿罗汉有时& ?3 b) R5 L/ A6 f, U
还会生起"苦"的感受。
4 a8 @7 E% P! P \, |. Q" n7 J0 x% S9 n: i2 l
⑿、解脱知见无减:知道一切修行解脱之方法与道理,是名解脱知见无减。1 ?: V1 V6 l* A) U& y3 F6 [9 a" u7 Y
" O7 w. R; C1 Y: [
⒀、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陀现三十二种好相,八十随形好,调伏众生,以; A- {% c& j# @
智慧演说一切诸法,教化众生使其解脱证果,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 ?! S/ T4 }8 K& |! c7 l
# a8 ^" H, Z7 H
⒁、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
8 u8 I' }+ G( b' {- L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B) g8 C# C" B, X1 O9 C
: {! d3 c# Y1 S# K4 X ⒂、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以清净之意业,随智慧说种种法,灭除众生的
" ^3 `! p5 w# }( l" W+ M0 i无名迷惑,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陀无时无刻都用智慧度化众生;阿罗汉进
7 j0 N3 L* `; n9 N入灭尽定后就没用智慧度化众生了。
0 G9 ]7 F9 w S; K- k- @2 T
2 k" F) Y& R/ w/ m% O ⒃、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过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碍,7 G: o3 M# s2 I$ ~) b. q
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m% B$ q/ N) r H+ e2 N
/ [) H3 c$ |% g5 g9 C2 J& j) P. U ⒄、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
) g( Y: c# J# _$ z, L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7 J$ P9 Z" }4 u! k% T2 J2 z! b
$ |& ^, [" V' _# L }
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陀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碍,
% M- u( d# q" i0 z' c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D( X2 ^- F, V2 O
2 e" X7 M$ ~9 A& t; H7 {2 N 此三种智慧称为正遍知,既是一切无所不知;阿罗汉未必无所不知,而佛陀; q2 e5 v3 K7 F; J+ m
是无所不知,称为一切智智。5 M0 ^. f( l& u/ [# C w' `
: d ~# f" |* g' U# ?- X/ U2 t* c) y/ g" w' B; U
五、总结:+ Q1 ^3 v+ [9 \
" Q9 [+ H( `5 h! [4 x' L
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世间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离因果。我% ~# ^4 S9 o% k' `
们凡夫要修行也和证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样,都在因缘之中。
9 Z- c1 P' j. z" z$ u所谓觉悟解脱生死就是觉悟因缘法性本空,没有自性,没有我们所执著的自体。; z% P8 ?" c) z. |& s, v! z
当我们发现到一切法没有自性时,就会发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涅槃,所以# \& V! B9 P) K# s
说觉悟就是证悟到涅槃,并不是说有一个涅槃的境界可进入,而是要发现到这世
5 K/ P6 C, X. z7 X+ }8 {- q# R间的万法本来就是涅槃相,这才是真正的觉悟。有很多人听闻佛法后,认为这个
/ K" ]. D3 E2 s$ ?世间很苦恼,他想要到个没有苦恼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这是一种错误。
8 c; l6 y. I( s! b+ I# B真正的觉悟者,是要在世间的因缘法中去观察,缘起性空,万法无自性。因其本1 H3 E1 l" s9 U+ w6 O, W2 y; l
无自性,故无生灭可得,此就是所谓的涅槃。证果者涅槃之后,并没有到另一个' P, k! g" a+ j( V; c
地方去,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他证悟到现前本来不生不灭--涅槃。修行者证
8 S9 W' n0 }. M4 e悟涅槃后,就有所谓的果位。果位的圆满与否,那要视其修行、利益众生之行为、
) [* } ~, {, z m3 L6 p0 h与他的福德圆满程度来决定。觉悟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样的,但是他的智慧与
9 b f) d" W; g% x. D/ m德行就不同。也因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国度里认为佛陀与阿罗汉是一样的,他8 g8 z- ?* `( ]$ x2 Y
们把佛陀称为大阿罗汉。其实佛陀的智慧和德行与阿罗汉是决然不同的,这其中
2 l9 V3 ?, i2 b0 s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
|